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受符的意思、受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受符的解釋

接受天之符命。指做皇帝。《晉書·文苑傳·應貞》:“五德更運,應録受符。”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受符"是漢語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複合詞。《漢語大詞典》将其解構為"受"與"符"的語義疊加:"受"指接受、承受,《說文解字》訓為"相付也";"符"本義為信物憑證,《周禮·春官》記載"門關用符節"的行政制度。二者結合後形成三個核心釋義:

一、行政制度層面 特指古代官員接受朝廷頒發的符節作為任職憑證,這種制度可追溯至周代的銅虎符制度。《史記·孝文本紀》記載"九月,初與郡國守相為銅虎符、竹使符",印證了符節作為權力象征的行政功能。

二、宗教儀式層面 在道教典籍中指接受神授的符箓,《道法會元》強調"受符者須齋戒沐浴,以通神明"。這種宗教實踐在《雲笈七籤》中有完整儀軌記載,包含焚香、誦經、佩符等系列程式。

三、文學隱喻層面 唐宋詩詞常借"受符"暗喻命運安排,如李商隱《碧城》"星沉海底當窗見,雨過河源隔座看"中的星象描寫,被清代注家馮浩解讀為"受天命符箓"的詩性表達。

該詞的語義演變折射出中國古代政治制度與宗教文化的深度交融,在《漢書·藝文志》《道藏》等重要典籍中均有詳實記載,是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語言标本。

網絡擴展解釋

“受符”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釋義,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理解:

一、帝王受命說 指接受天命符箓,象征君權神授,多用于古代帝王即位語境。源自《晉書·文苑傳·應貞》中“五德更運,應録受符”,意為王朝更替時新君順應天命繼位。該用法多出現于史書記載,如《晉書》中的應貞贊頌晉武帝受符稱帝。

二、符咒庇護說 作為傳統成語使用時,指人或物受到符咒的庇佑。其中“受”意為接受,“符”指具有神秘力量的符咒,表達通過符箓獲得平安或驅邪的寓意,常見于民俗信仰語境。

需注意:現代漢語中第二種釋義更為常見,而第一種屬于特定曆史文獻中的用法。部分網頁(如)提及該詞在受賄等場景中的使用,屬于特定文本中的引申用法,并非固定詞義。

别人正在浏覽...

奧克蘭奧林匹克主義熬肉百足之蟲﹐至死不僵北地本山邊籌兵兇不屬長雲催發蹉跌黨官大氣磅礴蛁蟟椟韫風火性逢俉規意過步骨象海洋島黑晶晶煌熠蝴蝶裝呼聲見貌辨色潔婦糾縛沮谪硿硿跨刀愧灼老瓢兩端靈草離散滿園春色密谕磨煉秾桃輕狐青蘦輕綿日林國日冕三推懾愕繩帶折楊睡語思遠條盆委命文章四友五馬六猴相尤詳整鹹苦斜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