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傲兀的意思、傲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傲兀的解釋

猶傲岸。 晉 葛洪 《抱樸子·疾謬》:“以傲兀無檢者為大度,以惜護節操者為澀少。” 唐 韓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詩:“傲兀坐試席,深叢見孤羆。” 清 趙翼 《連日無蔬菜至平戛買得蘿蔔大喜過望》詩:“平生負傲兀,恃有藜莧腹,咬得菜根斷,頗以鄙食肉。”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四篇:“ 雪芹 至中年,乃至貧居西郊,啜饘粥,但猶傲兀,時復縱酒賦詩,而作《石頭記》蓋亦此際。”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傲兀”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ào wū(部分網頁标注為“ào wù”,但更權威的注音為前者)。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詞義

指高傲不屈、倨傲不羁 的性格或态度,與“傲岸”含義相近。形容人在言行中表現出超然獨立、不隨流俗的姿态,常帶有貶義色彩,但也可用于褒義語境中強調氣節。

2.詞源與用法

3.近義與反義

4.語境延伸

該詞多用于描述文人士大夫或知識分子的氣節,如晉代葛洪《抱樸子》批評“傲兀無檢者”标榜大度,實為失節。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來源網頁的完整内容(如、4的詳細古文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傲兀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形容人或事物驕傲自信,并顯露出自己不可動搖的态度。下面是關于傲兀的更多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傲兀的部首是亻(人字旁)和兀(六畫),總共有11畫。 來源:傲兀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莊子·逍遙遊》篇中,用來形容一個人以自由的心态面對世界,不受束縛。 繁體:傲兀的繁體字為「傲勃」。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傲兀的寫法有所不同。常見的是「傲」字在上方,而「兀」字在下方。 例句:他站在舞台上,傲兀地展示着自己的才華和魅力。 組詞:傲兀可以組成一些相關詞語,如傲慢、傲視、傲然等。 近義詞:自負、自大、自信等詞語可以用來表示傲兀的意思。 反義詞:謙遜、謙虛等詞語相對于傲兀來說具有相反的意義。 希望這些信息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