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椒花筵的意思、椒花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椒花筵的解釋

古俗農曆正月初一進椒酒于家長;又 晉 劉臻 妻 陳氏 曾于其日獻《椒花頌》,故後以“椒花筵”稱農曆正月初一合家聚餐的筵席。 清 黃景仁 《春風怨》詩:“《雲翹》舞徹椒花筵,東風昨夜來無邊。吹成大地可憐色,都道看春宜少年。”參見“ 椒酒 ”、“ 椒花頌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椒花筵”是一個具有深厚曆史文化内涵的漢語詞彙,特指中國古代在農曆正月初一(元日)舉行的、以椒花或椒酒為特色的賀歲宴飲活動。其詳細釋義如下:

  1. 詞源與字面義:

    • 椒花:指花椒樹的花朵。花椒在古代被視為芳香辟邪之物,其果實(花椒)是重要的香料和藥材。
    • 筵:原指鋪在地上的竹席,後引申為宴席、酒席。
    • 因此,“椒花筵”字面意思即為“以椒花(或椒酒)為特色的宴席”。
  2. 曆史典故與核心含義: “椒花筵”的典故直接來源于晉代。據《晉書·列女傳·劉臻妻陳氏》記載:劉臻的妻子陳氏聰慧能文,曾在正月初一(元日)向皇帝獻上一篇《椒花頌》,表達新春祝福和頌揚之意。這篇頌文成為後世元日獻頌的典範。

    • 因此,“椒花筵”的核心含義特指農曆正月初一(元日)舉行的賀歲宴飲。在這一天,人們飲用用花椒浸泡的酒(椒酒、椒觞)或以其為獻禮,取其芳香辟疫、祝頌長壽吉祥之意。它象征着新年的開始、萬象更新和對美好生活的祈願。
  3. 文化象征與習俗:

    • 辟邪祈福:古人認為花椒的香氣能驅邪避疫,飲用椒酒可使人健康長壽。故在一年之始的元日飲用,有祈求新年平安順遂的寓意。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載:“(正月一日)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飲桃湯。”這裡的“椒柏酒”即椒酒,是椒花筵習俗的重要體現。
    • 祝頌長壽:“椒”諧音“壽”,故椒花、椒酒常用于祝壽場合。元日飲椒酒,也蘊含了祝福長者長壽、家族興旺的意義。
    • 新春慶典:椒花筵是新年慶典的重要組成部分,充滿了喜慶、祥氣氛,是辭舊迎新、家人團聚的重要時刻。
  4. 演變與文學意象:

    • 隨着時間推移,“椒花筵”逐漸成為新春賀歲、元日慶典的代名詞,尤其在詩詞歌賦中被廣泛運用,成為一個富有詩意的文化符號。
    • 在文學作品中,它常用來點明時令(新春)、渲染節日氣氛、表達祝福之情或寄托時光流逝之感。例如唐代詩人杜甫《杜位宅守歲》有“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之句,即描繪了元日椒盤頌花的習俗。

“椒花筵”是一個源自晉代、特指農曆正月初一賀歲宴飲的專有名詞。它以飲用椒酒(或獻椒花頌)為核心習俗,承載着辟邪祛病、祝頌長壽、歡慶新春的深厚文化内涵。它不僅是古代歲時節令的重要儀式,也作為新春和吉祥的象征,頻繁出現在後世文學作品中,成為中華傳統文化中一個典雅而富有韻味的意象。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椒花筵”的詞義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椒花筵”原指農曆正月初一家庭聚餐的宴席,源于古代習俗。後也可引申形容盛大的宴會。

詳細解釋

  1. 起源與典故
    該詞由“椒花”和“筵”組成,結合了兩種傳統元素:

    • 椒酒:古時正月初一,晚輩向長輩敬獻椒花浸泡的酒以表祝福(源自漢代習俗)。
    • 《椒花頌》:晉代劉臻之妻陳氏在正月初一獻上此頌文,表達新年祈願。
  2. 文化内涵
    這一宴席象征團圓、尊老和新年吉慶,後逐漸代指家庭或節慶中的隆重聚會,如清代黃景仁詩句“《雲翹》舞徹椒花筵”便描繪了節慶場景。

  3. 現代延伸
    當代用法中,可泛指熱鬧的宴席,但需結合語境區分具體指代(如傳統節日或普通宴會)。

參考資料

詞義解析綜合自漢典、滬江詞典等權威釋義,典故部分參考了《椒花頌》及晉代文獻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本統庳溼不識不知藏伏唱凱超光城市之光酬納藂祠叢棘存楚地望腭化返真元發榮滋長蜂猜蝶觑負敗浮根撫念耕穑共枝别幹恒士昏亂簡料奸說矜傷克膝雷雨兩意三心論德莽撞命途多舛碰湖篇簡屏籌牽聯悭貪翹盼啟蒙運動請關七支認敵作父三甫折躬沈埃受書舒遲私房祀禮素精塘埭通權達理童孺通望拓羯歪八豎八尪瘵五男二女烏衣諸郎香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