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拓羯的意思、拓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拓羯的解釋

唐 代西北對衛士、戰士的稱謂。來自伊朗語。 唐 杜甫 《喜聞官軍已臨賊境二十韻》:“ 花門 騰絶漠,拓羯渡 臨洮 。” 仇兆鳌 注:“ 胡夏客 曰:《封常清傳》: 祿山 先鋒至 東京 ,使驍騎與拓羯逆戰。時 常清 以北庭都護入朝,命讨 祿山 ,故有拓羯之兵。此詩所雲,蓋指北庭之歸義者。《唐·西域傳》: 安西 者,即 康居 小君長 罽王 故地,募勇健者為拓羯,猶中國言戰士也。”按,《舊唐書·封常清傳》《新唐書·西域傳下》皆作“柘羯”。核以對音,以“柘羯”為是。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拓羯(tuò jié)是唐代漢語中對特定外族武士的稱謂,源自突厥語“tärkät”(意為“戰士”或“勇士”),主要指來自中亞昭武九姓(粟特地區)的職業雇傭兵。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基本釋義

指唐代活躍于中原的粟特裔雇傭軍人。他們以骁勇善戰著稱,受雇于唐朝政府或地方勢力,組成精銳部隊參與軍事行動,尤以騎兵見長。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二、詞源與曆史背景

  1. 語源考據:

    “拓羯”為突厥語音譯詞,原詞“tärkät”在粟特語中意為“勇士”。這一稱謂通過突厥文化傳入中原,成為唐代對粟特傭兵的專稱。

    來源:蔡鴻生《唐代九姓胡與突厥文化》(中華書局)

  2. 曆史角色:

    拓羯軍常見于唐代邊疆戰争,如安史之亂期間,部分拓羯部隊曾效力于安祿山叛軍。其軍事技能(尤其騎射)備受重視,唐廷亦曾招募其戍守西域。

    來源:王小甫《唐吐蕃大食政治關系史》(北京大學出版社)


三、文化與社會特征


四、相關文獻佐證

《冊府元龜·将帥部》載:“安祿山養同羅、奚、契丹、拓羯八千人為假子”,印證拓羯作為獨立軍事單位的存在。

來源:王欽若《冊府元龜》(中華書局影印本)


參見:馮承鈞《西域地名》(中華書局)對“拓羯”詞源的考釋;向達《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論及粟特傭兵在唐的活動。

網絡擴展解釋

“拓羯”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一、曆史稱謂(主要含義)

  1. 詞源與定義
    指唐代西北地區對衛士或戰士的稱謂,源自伊朗語(古波斯語)。例如杜甫《喜聞官軍已臨賊境二十韻》中寫道:“花門騰絕漠,拓羯渡臨洮”,此處“拓羯”代指邊疆戰士。

  2. 文獻記載
    《舊唐書·封常清傳》和《新唐書·西域傳》均提到“柘羯”,實為“拓羯”的異寫形式,進一步印證其作為軍事術語的曆史背景。

二、成語引申(少數釋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成語,意為“拓寬經營,開辟新局面”,以“拓”(開拓)與“羯”(牛,象征力量)組合,比喻勇于創新。但此釋義未見于古代文獻,可能是現代引申或誤用。

三、使用注意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新唐書》《舊唐書》等原始史料,或語言學領域對古伊朗語的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慠慢邦士班荊道舊不忘溝壑柴蔟朝機車擔承華摛華丑詈串花粗率大老母丹艧耳聞不如目睹豐幹饒舌馮六郎撫迹附賴官複原職貴權過市寒啬胡顔之厚監子交敵浸種爵馬句文錦狂奴靈奇緑玉枝買家面土迷或麋鹿姿辟面匹制潑煩鋪模熱流三車客三年碧滳滳贍速設弧神工鬼斧神筴神驗水樂送元二使安西唐代王維渭城朝汰石子天不絕人晚飔忞忞五坊小兒無藉之徒無筭五言絕鹹安宮官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