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書的意思、受書的詳細解釋
受書的解釋
謂接受文化教育。 明 唐順之 《戶部郎中林君墓志銘》:“君諱 性之 ,字 帥吾 , 一川 其號,自少受書於主事君。”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二七章:“我輩自束發受書,習知忠義二字。”
詞語分解
- 受的解釋 受 ò 接納别人給的東西:接受。感受。受精。受權。受托。受降。受益。受業(a.跟隨老師學習;b.學生對老師自稱)。受教。受領。受聘。受理。 忍耐某種遭遇:忍受。受苦。受制。受窘。受累(受到勞累)。 遭
- 書的解釋 書 (書) ū 成本的著作:書籍。書刊。書稿。書香。書卷氣(指在說話、作文、寫字、畫畫等方面表現出來的讀書人的風格)。書生氣(指讀書人脫離實際的習氣)。 信:書信。書劄。書簡。書函。 文件:證書。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
“受書”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核心含義為接受文化教育,尤其強調通過讀書或師從學習來獲取知識。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受:指接受、承受,如“受教”“受業”。
- 書:指書籍、書寫或文化知識,如“束發受書”(古代男子成童時開始讀書)。
- 組合義:兩字結合表示通過讀書或教育獲取知識,常見于古代文獻和現代文學作品中。
2.曆史出處與用法
- 古代用法:明代唐順之《戶部郎中林君墓志銘》中提到“自少受書於主事君”,意為自幼跟隨老師學習。
- 現代引用:姚雪垠在《李自成》中寫道“我輩自束發受書,習知忠義二字”,強調通過教育培養忠義觀念。
- 延伸含義:部分文獻中,“受書”也指代接受文件或條約,但此用法較罕見。
3.近義詞與相關表達
- 近義詞:受教、求學、從師。
- 反義詞:辍學、廢學。
- 文化關聯:與“束發受書”(古代成童開始讀書的儀式)、“受業”(師從學習)等傳統教育概念密切相關。
4.現代適用場景
- 文學描述:用于形容接受教育的過程,如“他自幼受書,精通典籍”。
- 曆史研究:分析古代教育制度時,常引用“受書”作為接受正規教育的代稱。
“受書”一詞承載着文化傳承與教育的深層含義,既體現個人對知識的學習,也反映古代教育體系的特點。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典故或具體文獻,可參考《李自成》《戶部郎中林君墓志銘》等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受書
受書是一個動詞短語,意思是接受、領受或被賜予書籍。它由兩個漢字組成:受和書。
拆分部首和筆畫
「受」字的部首是「又」,總共有8個筆畫。而「書」字的部首是「目」,總共有10個筆畫。
來源
「受書」一詞來源于古代文化中的贈書禮儀。在古代,贈書被視為一種重要的禮儀和學問傳承的方式。受書即表示接受以書籍形式贈送給他人的知識和智慧。
繁體
「受書」的繁體字為「受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受」字的上半部分更加平直,并且沒有現代漢字中左邊的橫折痕迹。而「書」字的寫法也存在一些變化,比如下部分會更加圓潤,上部分的橫線也會略微彎曲。
例句
1. 他非常喜歡受書,每次朋友送他書籍時都會感到非常興奮。
2. 她充滿謙遜之心,總是接受他人的受書建議。
組詞
1. 受教:接受他人的教導。
2. 受益:從某個活動、經驗中獲得實質性收益。
3. 受寵:被他人寵愛、青睐。
4. 信書:書信。
5. 文書:公文或文件。
近義詞
接書、領書、得書
反義詞
送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