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rude and impetuous;rash] 魯莽。指言語、行動粗率而不審慎
莽撞的小孩
言語、行動輕率魯莽。 元 周文質 《時新樂》曲:“ 張飛 莽撞,大鬧 卧龍岡 。” 明 王玉峰 《焚香記·軍情》:“雖不諳兵家這幾行精密機,也恰有莽撞來一團麄膽氣。”《紅樓夢》第十七回:“﹝ 黛玉 ﹞自悔莽撞,剪了香袋,低着頭一言不發。” 茅盾 《鍛煉》二一:“四面都騷動了,都咒罵這莽撞的冒失鬼。”
“莽撞”是一個形容詞,用于形容言語或行動輕率、魯莽而不審慎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更多例句或語境分析,可參考漢典、成語詞典等權威來源。
莽撞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人的行為或态度魯莽、沖動、欠缺考慮或深思熟慮。一個莽撞的人通常不顧後果,行事急躁,容易犯錯誤或産生不良後果。
拆分部首和筆畫:
- 莽: 草字頭部首/丨(一畫)、九畫
- 撞: 手字旁部首/ノ(一畫)、七畫
來源:
《莽撞》一詞源自古代對植物名莽、動作名撞的組合。表示人們對于荒野中的植物毫無顧忌地自由生長,對隨意撞擊的行為表示不滿。
繁體:
《莽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莽撞」,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莽撞的寫法為「襜妝」或「襜裝」,其中「襜」表示隨意、任意,「妝」或「裝」表示行為或态度。
例句:
1. 他毫不考慮後果,莽撞地沖進了危險區域。
2. 她的莽撞行為給她帶來了很多麻煩。
3. 孩子的莽撞讓他的父母擔憂。
組詞:
- 荒莽(草木叢生、人迹罕至的地方)
- 蠻橫(形容人粗暴、不講理)
- 魯莽(形容人冒失、魯莽)
近義詞:
冒失、性急、蠻幹
反義詞:
謹慎、深思熟慮、慎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