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納的意思、酬納的詳細解釋
酬納的解釋
(1).應酬接待。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叙情既畢,便深自陳結,丞相亦厚相酬納。”
(2).接納;采納。《資治通鑒·宋文帝元嘉八年》:“ 邵 坐在 雍州 營私蓄聚,贓滿二百四十五萬,下廷尉,當死。左衛将軍 謝述 上表,陳 邵 先朝舊勳,宜蒙優貸。帝手詔酬納,免 邵 官,削爵土。”
詞語分解
- 酬的解釋 酬 ó 勸酒:酬酢。 用財物報答:酬勞。酬謝。酬金。報酬。 交際往來:應(宯 )酬。酬對。酬和(?)(用詩詞應答)。酬唱(用詩詞互相贈答)。 實現願望:壯志未酬。 筆畫數:; 部首:酉; 筆順編號:
- 納的解釋 納 (納) à 收入,放進:出納。藏污納垢。 接受:采納。笑納。納谏。 享受:納福。納涼。 繳付:納稅。 補綴,縫補;現多指密密地縫:納鞋底。 姓。 繳出吐 筆畫數:; 部首:纟;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酬納”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一、應酬接待
指人際交往中的禮節性接待或回應,常用于描述對他人的熱情回應或社交互動。例如:
- 《世說新語·言語》記載:“丞相亦厚相酬納”,指以禮相待、熱情回應對方的言行。
- 南朝文獻中多用于描述人際交往的禮節性互動。
二、接納、采納
表示接受他人的建議、請求或恩惠,并采取實際行動回應。例如:
- 《資治通鑒》中提到皇帝對臣子的建議“手诏酬納”,即采納意見并給予反饋。
- 部分典籍中亦指接受財物或恩惠後予以回報,如“對他人好意感激并報答”。
補充說明:
- 詞源:“酬”指回報,“納”指接受,組合後既包含“接受”又隱含“回應”之意。
- 現代使用: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曆史文獻或特定語境中。
如需更詳細例證,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酬納》這個詞的意思是報答和接受别人的饋贈。它是由兩個部首組成的,其中“酉”表示酒,表示了報答時常用的酒宴;“納”表示收納,表示接受别人的饋贈。這個詞的筆畫總共有13劃。
《酬納》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古老,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禮儀文化。古時候人們在受到禮遇或者得到好處時,常常會用酒宴或者其他形式的回饋來表達感謝之意。因此,出自禮儀文化的《酬納》一詞逐漸被用來表示報答和接受饋贈的意思。
《酬納》這個詞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和簡體中文中的寫法是一樣的,沒有太大的差異。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是有所不同的。根據曆史記錄,古代“酬納”的寫法可能是“酋納”,其中的“酋”表示部落的首領,也可以理解為一種社會地位高貴的人物。這種寫法在後來的演變中逐漸簡化為現代的字形。
《酬納》這個詞的例句可以是:“他決定以一場盛大的宴會作為酬納,表示對朋友們的感激之情。”這句話中,通過舉行宴會來回報朋友們的善意和幫助。
和《酬納》具有相關意思的詞有很多,比如“感謝”、“報答”、“回報”等等。這些詞可以用來表示對别人的好意作出回應的行為。
相反,《酬納》的反義詞可以是“拒絕”、“不受理”等。這些詞表示不接受别人的饋贈或者不回報對方的好意。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