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塘埭的意思、塘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塘埭的解釋

塘壩。《續資治通鑒·宋真宗鹹平三年》:“今 順安 至 西山 ,地雖數軍,路才百裡,縱有丘陵岡阜,亦多川瀆泉源,儻因而廣之,制為塘埭,則可戢敵騎,息邊患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塘埭”是一個與水利設施相關的詞彙,具體含義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塘埭(táng dài)指用泥土或石塊修築的堤壩或田埂,主要用于蓄水、灌溉或劃分農田界限。其核心功能是通過攔截水流來調節農田用水,多見于中國南方水網密集的農耕地區。


二、延伸解析

  1. 結構特點
    根據古代文獻和現代釋義,塘埭寬度通常在幾十厘米至一米之間,高度也類似,需結合地形選址建造,材料多為土石。

  2. 功能用途

    • 農業:防止水患、蓄水抗旱,如《續資治通鑒》提到“制為塘埭,則可戢敵騎,息邊患”,間接反映其蓄水能力。
    • 軍事:曆史上曾被用作防禦工事,例如宋代在邊境修築塘埭以阻擋騎兵。
  3. 詞源與演變
    “塘”本義為堤岸(形聲字,從土、唐聲),如謝靈運詩句“池塘生春草”;“埭”則指土壩,合稱後泛指小型水利設施。


三、例句與文獻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背景或具體技術,可參考水利史相關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塘埭

塘埭是一個漢字詞彙,包含兩個字:塘和埭。

拆分部首和筆畫

塘的部首是土,總共有7畫;埭的部首是土,總共有10畫。

來源

塘埭是中國南方部分地區常用的方言詞彙,多見于江蘇、浙江等地。它通常指的是某地區或某村莊的小型水塘或水坑。

繁體

塘埭的繁體字為塘壒。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塘埭的寫法可能略有變化。據考古學家研究,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是“湯釓”或“湯耏”,但這些寫法目前已經很少使用。

例句

1. 小村莊的塘埭已經修複好了,村民們可以利用這個水池供灌溉了。
2. 他們幾個孩子喜歡在塘埭邊玩耍,特别是在夏天。

組詞

塘泥、埭洞、水埭、湖塘、村埭等。

近義詞

水塘、水坑、水池。

反義詞

河流、湖泊、海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