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籍;典籍。古代書于竹簡,故稱。 南朝 梁武帝 《诏答周弘正》:“篇簡湮沒,歲月遼遠。”《隋書·經籍志一》:“其餘篇簡錯亂,不可復讀,并送之官府。”
“篇簡”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結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綜合解釋:
“篇簡”指代書籍或典籍,源于古代文字書寫于竹簡的習慣,因此用“簡”代指文獻載體。例如《隋書·經籍志一》中提到“其餘篇簡錯亂”,即指典籍的散亂狀态。
詞源構成
現代延伸
部分資料(如、5)提到“篇簡”可形容“文字簡潔”,但此釋義缺乏權威文獻支持,可能為現代引申或誤用,需謹慎對待。
“篇簡”核心含義為古代典籍,與竹簡書寫方式直接相關。使用時建議優先遵循傳統釋義,若涉及“簡潔”義項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篇簡》一詞通常用來形容文章或作品的長短。它指的是文章篇章的簡短程度,是一個形容詞。
《篇簡》的部首是竹,有4個筆畫。
《篇簡》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中的《草蟲篇》:“罔餘斯民,爾蕙民簡。”意思是要教化人民,使人民變得簡樸。從此後,人們将“篇簡”作為一個詞組使用,形容文章或作品的長短。
《篇簡》的繁體字是「篇簡」。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篇簡這個詞的寫法稍有不同。篇的寫法是“箴”或“簍”,簡的寫法為“簡”。不過,在現代漢字的标準中,篇簡的寫法為“篇簡”。
以下是對《篇簡》一詞使用的例句:
1. 這篇文章寫得非常簡,非常易懂。
2. 這個小說分幾篇,每篇都很簡短。
3. 這次演講隻有幾分鐘,篇簡但有力。
組詞中包含《篇簡》一詞的有:
1. 篇章
2. 簡要
3. 簡易
4. 簡略
與《篇簡》意思相近的詞有:
1. 簡潔
2. 簡練
3. 簡明
4. 簡易
與《篇簡》意思相反的詞有:
1. 冗長
2. 繁複
3. 複雜
4. 累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