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箋啟的意思、箋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箋啟的解釋

下達上的箋記和書啟。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五:“ 紹興 中,有貴人好為俳諧體詩及箋啟……後生遂有以為工者。”

牋啓:下達上的箋記、書啟。《新唐書·百官志一》:“下之達上,其制有六:一曰表,二曰狀,三曰牋,四曰啟,五曰辭,六曰牒。”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三:“ 宣和 間,雖風俗已尚諂諛,然猶趣簡便。久之,乃有以駢儷牋啟與手書俱行者。主於牋啟,故謂手書為小簡。” 鄭觀應 《盛世危言·考試下》:“一為文學科,凡詩文詞賦章奏牋啟之類皆屬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箋啟”是古代的一種文書形式,主要用于上下級或特定場合的公文、書信往來。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箋啟”指代下達上的箋記和書啟,屬于古代公文或書信的文體類别。其中:

二、結構與用途

  1. 功能分類
    根據《新唐書》記載,古代“下達上”的文書包括表、狀、箋、啟等六類,箋啟主要用于正式場合的溝通。
  2. 文體特點
    宋代流行以骈俪(對仗工整)文風書寫箋啟,并與手書“小簡”并行使用,逐漸形成程式化表達。

三、應用實例

四、曆史演變

早期箋啟注重簡潔,後因骈文盛行逐漸追求辭藻華麗。至明清時期,其應用範圍擴展至科舉考試内容。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老學庵筆記》《新唐書》等原始出處。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是《箋啟》

《箋啟》是一個漢字詞組,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箋”和“啟”。

拆分部首和筆畫

“箋”的部首是“⺮”(竹),“啟”的部首是“⼩”(小)。兩字的筆畫數分别是“11”和“7”。

來源

《箋啟》最早見于《毛詩·小序》中,其意為“糾擾、勸谏、斥責”。

繁體寫法

《箋啟》的繁體寫法是「籤啟」。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的《箋啟》字形與現代略有不同,具體差異請參考古代字典。

例句

1. 他寫了一封《箋啟》給敵人,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和要求。

2. 這篇文章真是一封具有深刻《箋啟》作用的好文字。

組詞

箋紙、啟示、啟發、啟蒙、啟用、啟程、啟事、啟齒、啟動、啟明

近義詞

勸告、勸導、勸說、告誡、訓誡、規勸、忠告、谏言

反義詞

褒獎、贊揚、表彰、稱贊、稱譽、褒美、獎勵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