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涸鱗的意思、涸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涸鱗的解釋

同“ 涸轍之鮒 ”。 唐 駱賓王 《疇昔篇》:“涸鱗去轍還遊海,幽禽釋網便翔空。” 唐 杜牧 《書事》詩:“失計抛漁艇,何門化涸鱗。” 明 楊慎 《高泉臨行再賦此以别》詩:“鎩羽涸鱗去安所,翾飛川詠幾時同。”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涸鱗”是一個漢語成語,讀作hé lín,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涸鱗”字面意為“幹涸的魚鱗”,但實際源自典故“涸轍之鲋”(出自《莊子·外物》),比喻處于困境、急需援助的人或事物。例如:


二、核心釋義

  1. 困境中的生命
    原指車轍幹涸後被困的魚(鲋魚),後引申為因環境惡劣或資源匮乏而陷入絕境的人或物。
  2. 急需援助的狀态
    強調迫切性,如駱賓王《疇昔篇》中“涸鱗去轍還遊海”,暗喻脫離困境後的重生。

三、使用場景


四、相關辨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或例句,可參考《莊子》原文或唐代詩詞集。

網絡擴展解釋二

涸鱗

涸鱗是一個中文詞彙,含有多個意思。拆分部首為“水”和“魚”,部首為氵和鳥,其中氵代表水,鳥代表魚。涸鱗的筆畫數為13。

涸鱗的來源可以理解為“魚沒了鱗”,形容漁民無所獲得或失意的情況。也可以用來表示某個事物的數量非常少,甚至沒有了。另外,涸鱗也可以指漆色變淺,不再鮮豔。

涸鱗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為「涸鱗」。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涸鱗也有多種變體。其中一種常見的是「涸」字旁邊有四點,表示數量少。另一種寫法是在「鱗」上面加上一個“水”的偏旁部首。

以下是涸鱗的例句:

1. 他已經盡力努力了,但在這個比賽中,最後卻一無所獲,真是涸鱗之感。

2. 這個小島上的資源已經被開發得差不多了,幾乎涸鱗而盡。

組詞

涸竭、鱗片、捕魚等

近義詞

枯竭、一無所獲、空虛、匮乏等

反義詞

豐富、富饒、充實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