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步。 唐 慧淨 《雜言》詩:“揚錫指山阿,攜步上祇陀。”
“攜步”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基本釋義
該詞意為“提步”,即擡起腳步行走的動作。拼音為xié bù,注音符號為ㄒㄧㄝˊ ㄅㄨˋ。
文獻出處
最早見于唐代慧淨的《雜言》詩:“揚錫指山阿,攜步上祇陀。”,詩句中“攜步”描繪了僧人手持錫杖、緩步登山的情景,帶有古典文學色彩。
使用特點
屬于古漢語書面用語,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常見于詩詞或曆史文獻中。其構詞方式中,“攜”含提攜、攜帶之意,與“步”組合後更強調動作的輕盈或莊重感。
擴展說明
部分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标注了該詞的英文釋義為“lift the foot to walk”,進一步佐證其核心語義。需注意與“攜手”“徒步”等近形詞區分。
建議需要深入探究古漢語用法的讀者,可參考漢典或包含詩句引用的、4等來源。
《攜步》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隨同前往或一起走動的意思。
《攜步》的部首是“辶”,總共有12個筆畫。
《攜步》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它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一書中。繁體字為「攜步」。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略有不同。以《攜步》為例,古時候常在橫豎之間用一小撇連接起來,即「攜」字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用一小撇連接在一起。
1. 我們攜步走進了那座美麗的花園。
2. 父親攜步回到家中,滿臉笑容。
1. 攜帶: 指隨身攜帶、帶着。
2. 步行: 指用腳步前進、行走。
3. 計步器: 指用于測量走路步數和距離的裝置。
1. 陪伴: 指陪同在一起。
2. 同行: 指一起行動、前往。
3. 隨行: 指隨同出行。
獨步: 指單獨前往,而非伴隨他人一同走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