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辭見班的意思、辭見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辭見班的解釋

京官放外任、地方官進京,在朝廷辭别、谒見天子時自行序班,不與百官同列,謂之“辭見班”。《資治通鑒·唐中宗景龍二年》:“仗入,通事舍人引 攸緒 就位, 攸緒 趨立辭見班中,再拜如常儀。” 胡三省 注:“凡百官自中朝出為外官赴朝辭,自外官入朝覲者引入見,其辭見者不與百官序班,自為班立,謂之辭見班。”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辭見班”是古代官員在特定場合下的禮儀性班列制度,具體解釋如下:

  1. 定義與功能
    指京官外調或地方官進京時,在朝廷向皇帝辭别或谒見時單獨列隊,不與常規百官同列。這一制度體現了官員身份轉換時的特殊禮儀安排。

  2. 曆史背景與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資治通鑒·唐中宗景龍二年》,記載官員武攸緒在辭見班中行禮的細節。元代胡三省注釋進一步說明,此類官員需“自為班立”,以區分于日常朝會隊列。

  3. 適用範圍

    • 京官外任:中央官員調任地方前向皇帝辭行;
    • 地方官入京:地方官員進京述職或接受任命時觐見皇帝。
  4. 禮儀意義
    通過獨立列班的形式,既彰顯皇權威儀,又明确官員職務變動後的身份特殊性,屬于古代官僚體系中的等級标識制度。

注:以上解釋綜合了多份古籍注解,但因原始資料權威性标注較低,若需學術引用建議核查《資治通鑒》原文及權威曆史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辭見班》這個詞是一種中國漢字,并且包含了三個詞組,分别是“辭”、“見”和“班”。下面是有關這個詞的詳細信息: - 拆分部首和筆畫: - “辭”字的部首是“辛”,它的總筆畫數為5; - “見”字的部首是“見”,它的總筆畫數為7; - “班”字的部首是“玉”,它的總筆畫數為10。 - 來源和繁體: - “辭”字指的是辭職、告别等含義,在古代繁體字中寫作“辤”; - “見”字指的是看見、觀察等含義,在古代繁體字中寫作“見”; - “班”字指的是班級、工作等含義,在古代繁體字中寫作“班”。 - 古時候漢字寫法: - 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但大緻保持了相同的形狀和結構。 - 例句: - 他決定辭見班級的職務,去追尋自己的夢想。 - 組詞: - 辭職、辭行、見面、見證、班級、班車等。 - 近義詞: - “辭見班”沒有直接的近義詞,因為它是由三個獨立的意思組成的。 - 反義詞: - “留任學校的職務”可以作為“辭見班”的反義詞。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或需要進一步解釋,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