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混水摸魚的意思、混水摸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混水摸魚的解釋

亦作“ 混水撈魚 ”。喻趁混亂時機撈取不正當的利益。《中國歌謠資料·口吃中國飯》:“ ********* ,骨頭輕,混水撈魚鬼門經,口吃 中國 飯,心向大‘皇軍’。” 馬南邨 《燕山夜話·一個雞蛋的家當》:“而他打算把這個拾來的雞蛋,寄在鄰居母雞生下的許多雞蛋裡一起去孵,其目的更顯然是混水摸魚。”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混水摸魚"(也寫作"渾水摸魚")是一個常用的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是指在混亂的局面中趁機謀取不正當的利益或好處。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和語言學研究的詳細解釋:

一、本義與字面解析

二、引申義與核心内涵 該成語的引申義強調:

  1. 利用混亂: 主體行為發生的前提是環境或局勢本身處于混亂、不清、缺乏監管或秩序的狀态。
  2. 趁機牟利: 行為者的動機是趁機為自己獲取利益(物質、名譽、機會等),這種利益通常是本不該屬于他,或在正常情況下難以輕易獲得的。
  3. 不正當性: 這種行為通常帶有投機取巧、損人利己的性質,被認為是不道德或不合規的。
  4. 隱蔽性: 混亂的環境為其行為提供了掩護,使其不易被察覺或追究。

三、用法與示例

四、辨析與相關

權威來源參考: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6. (該詞典是漢語規範化的權威工具書,對"渾水摸魚"有明确釋義。)
  2. 羅竹風 主編.《漢語大詞典》[M]. 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86-1993. (大型漢語語文辭典,收錄詞條豐富,釋義詳盡,包含"混水摸魚"及其釋義。)
  3. 劉潔修.《漢語成語源流大辭典》[M]. 北京:開明出版社, 2009. (專門考釋成語源流的權威著作,對成語的演變和用法有深入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

“混水摸魚”(也作“渾水摸魚”)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是趁混亂時機謀取不正當利益,通常帶有貶義。以下從多個維度解析該詞:


一、基本解釋

  1. 核心意義
    比喻在混亂局面中,利用他人的疏忽或環境的不确定性,趁機獲取本不屬于自己的利益。例如:商家在疫情期間哄擡物價,屬于典型的“混水摸魚”行為。

  2. 延伸含義
    有時也形容工作态度不認真,敷衍了事(如提到),但此用法較少見。


二、出處與典故

  1. 曆史來源

    • 《三十六計》:第二十計“混水摸魚”,強調“乘其陰亂,利其弱而無主”(趁敵方内部混亂時獲利)。
    • 文學引用:茅盾在《蝕·動搖》中描述角色利用農民運動的混亂謀私,是成語的典型應用。
  2. 典故擴展
    唐代張守珪利用契丹内亂擊敗敵軍,以及伊索寓言中漁夫攪渾水捕魚的故事,均體現“制造或利用混亂”的策略。


三、讀音與常見誤區

  1. 正确讀音
    “混”在此讀作hún(第二聲),而非“hùn”(第四聲)。
    例句:他企圖在人群騷動時混(hún)水摸魚。

  2. “渾”與“混”的差異
    “渾水摸魚”是規範寫法(如、13),但“混水摸魚”因長期使用也被接受,兩者含義相同。


四、用法與示例

  1. 語法結構
    多作謂語或定語,含貶義。例如:

    • 投機者常借政策漏洞混水摸魚。
    • 這場抗議中,有人渾水摸魚盜竊商鋪。
  2. 近義詞辨析

    • 趁火打劫:側重“趁危難時侵害他人”(如)。
    • 順手牽羊:強調“順手拿走”,主觀惡意較弱。

五、總結要點

  1. 核心:利用混亂謀私,含貶義。
  2. 規範寫法:優先用“渾水摸魚”,但“混水摸魚”亦通用。
  3. 應用場景:常見于描述投機行為、軍事策略或社會事件中的不當獲利。

如需更多案例或曆史背景,可參考《三十六計》相關文獻(來源、11)。

别人正在浏覽...

安富恤貧暴發戶炳炳必然性與偶然性常備軍常正常職承伏吃一塹敕葬春膏紙膽破心驚等數地絡動粗剟除番經廠幹支膏晷鬲并鈎竿古恠瑰特含明隱迹鶴膝蜂腰體後救荒亂黃篾樓灰不溜回奉講訓進表禁掖咎謝蠲邪洛下馬金南齧雪盤蜿跑馬解陪頓谸芊欽隆戚懿憩止起奏勸勵柔化市舶司手法疏分束指思不出其位遂進太谿通比通司五位逍遙椅寫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