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燈光與日影。猶晨夕。 清 黃景仁 《哭叔宀先生兼懷仲遊》詩之一:“君也交更深,經年共膏晷。”
“膏晷”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語,其含義及用法可結合多個權威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膏晷(gāo guǐ)指燈光與日影,引申為晨夕或時間的象征。該詞常用于古典文學中,通過自然光影的變化暗指時光流逝或日夜交替。
文學引用:
清代詩人黃景仁在《哭叔宀先生兼懷仲遊》詩中寫道:“君也交更深,經年共膏晷。”此處“膏晷”既指兩人共度的晨夕時光,也暗含深厚情誼隨時間沉澱的意境。
詞義解析:
現代應用:
該詞多用于詩詞或文言文創作,現代漢語中已罕見。若需使用,可參考其象征性含義,例如:“青燈理舊業,勤苦窮膏晷”(清代沈起元詩),表現挑燈夜讀、珍惜光陰的情景。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清代詩詞集,獲取更豐富的用例及背景。
《膏晷》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指“給予很多、豐厚的報酬或待遇”。
《膏晷》的拆分部首是 “⺼” 和 “日”,它們分别屬于“肉”部和“日”部。漢字“膏晷”的總筆畫數為15。
《膏晷》是從古代文獻中引用的一個成語,出自《尚書·周書·膏舐》:“奄用辨朝,其用膏晷。” 道家理論中也有引用,比如《莊子·養生訓》中說:“形齊而行刑之,不違骨節而折冠矢之,養固膏晷之政者也。”
《膏晷》的繁體字為“膏晷”,和簡體字沒有太大的差異。
根據古代記載,《膏晷》的古時漢字寫法可能存在變化。然而,我們無法準确知道它在古時的具體寫法。現代用字主要參考了明代的字書和典籍。
1. 他憑借自己的努力,終于得到了膏晷的報酬。
2. 在這個公司,隻有那些做出卓越表現的員工才能獲得膏晷。
1. 膏狀:形容物質像膏一樣。
2. 膏方:指制作藥膏的方法。
3. 膏潤:形容皮膚潤滑、富有彈性。
酬金、褒獎、報酬、豐厚。
微薄、獎賞不佳、菲薄、平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