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後援。《漢書·李陵傳》:“具言 陵 軍無後救,射矢且盡。”參見“ 後援 ”。
“後救”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後救(拼音:hòu jiù)指“後續的救援或援助”,即“後援”。例如《漢書·李陵傳》中記載:“具言陵軍無後救,射矢且盡”,意為李陵的軍隊缺乏後續支援,箭矢即将耗盡。
經典出處
源自《漢書·李陵傳》:“具言陵軍無後救,射矢且盡。”此處“後救”指代援軍或物資補給,強調戰争中缺乏後續支援的困境。
現代語境
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但在古籍研究中常作為軍事術語,例如描述“軍隊無後救”即表達孤立無援的狀态。
“後救”是古漢語中表示後續援助的專有詞彙,多用于軍事文獻,現代已不常見。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書》原文或《漢語大詞典》相關條目。
《後救》是一個成語,意思是事後救助。表示事情發生後才采取救助的行動。
《後救》的拆分部首是“彳”和“手”,它的總筆畫數為10畫。
《後救》最早出現在《禮記·曾子問》中,後來成為漢語中常用的成語。
《後救》的繁體字為「後救」。
在古代漢字中,「後救」的寫法與現代略有差異,主要體現在部分字的寫法上,例如「救」可能以筆畫「㇀丨丶乙匚亠」的結構出現。
1. 發生了事故後,他們才紛紛采取後救措施。
2. 這個項目的後救手段太被動了,應該在事前做好預防措施。
後悔、後果、後顧、救援、救命、救生
事後救助、事後挽救、後應救助
事前救助、預防、防患于未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