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勸厲 ”。激勵,勉勵。《孔叢子·儒服》:“‘古之賢聖無不能飲也’……此言何生? 子高 曰:‘生於嗜酒者,蓋其勸厲奬戲之辭,非實然也。’”《周書·寇洛傳》:“見危授命,推賢而奉,此而不賞,何以勸勵将來?” 宋 陳亮 《廷對策》:“士大夫,風俗之倡也,朕所以勸勵其志者不為不勤,而偷惰之習猶未盡革。” 黃興 《黃花崗之役》:“并願年年此日,永永舉行紀念,追思既往,勸勵方來,諒亦諸君所表同情者。”
“勸勵”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勸”和“勵”兩個語素構成,其核心含義是通過言語或行動鼓勵、激勵他人積極進取。具體解析如下:
詞語 | 側重點 | 情感強度 |
---|---|---|
勸勵 | 引導+激勵,雙向互動 | 較強 |
鼓勵 | 單純給予支持 | 中等 |
鞭策 | 施加壓力促使行動 | 強烈 |
勉勵 | 側重精神層面的鼓舞 | 中等 |
該詞隱含儒家“誨人不倦”的教化思想,強調通過溫和而持續的方式幫助他人進步,而非強制要求。例如《論語》中孔子對弟子的教導,便是一種典型的勸勵行為。
若需進一步分析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可提供例句以便深入探讨。
勸勵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為力和言,總共有11個筆畫。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形體變化較小。在繁體字中,勸勵保留了原始的形态,沒有太大的變化。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勸勵的寫法和現代漢字相比基本相同。漢字的演變過程中有些字形會發生變化,但勸勵的形态保持相對穩定。這說明勸勵在古代就是一個常用的詞語,被廣泛使用。
以下是勸勵的例句:
1. 他經常勸勵我要有信心,堅持自己的夢想。
2. 老師在班會上勸勵同學們要努力學習,追求進步。
3. 這本書中充滿了勸勵人們積極向上的故事。
勸勵是一個常用的詞語,可以和其他詞語組成不同的搭配。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組詞:
1. 鼓勵:表示給予支持和勇氣,激勵某人做某事。
2. 激勵:表示激發、鼓舞,通過激勵來推動某人做出積極反應。
3. 振奮:表示充滿激情和動力,使某人重新恢複活力。
勸勵的近義詞包括:鼓勵、激勵、激發、勉勵。這些詞語都具有激勵和激發某人積極進取的意思。
勸勵的反義詞可以是:打擊、潑冷水、阻撓。這些詞語表示阻礙、阻止,或者給予消極的影響。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