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混水摸鱼的意思、混水摸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混水摸鱼的解释

亦作“ 混水捞鱼 ”。喻趁混乱时机捞取不正当的利益。《中国歌谣资料·口吃中国饭》:“ ********* ,骨头轻,混水捞鱼鬼门经,口吃 中国 饭,心向大‘皇军’。” 马南邨 《燕山夜话·一个鸡蛋的家当》:“而他打算把这个拾来的鸡蛋,寄在邻居母鸡生下的许多鸡蛋里一起去孵,其目的更显然是混水摸鱼。”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混水摸鱼"(也写作"浑水摸鱼")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是指在混乱的局面中趁机谋取不正当的利益或好处。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和语言学研究的详细解释:

一、本义与字面解析

二、引申义与核心内涵 该成语的引申义强调:

  1. 利用混乱: 主体行为发生的前提是环境或局势本身处于混乱、不清、缺乏监管或秩序的状态。
  2. 趁机牟利: 行为者的动机是趁机为自己获取利益(物质、名誉、机会等),这种利益通常是本不该属于他,或在正常情况下难以轻易获得的。
  3. 不正当性: 这种行为通常带有投机取巧、损人利己的性质,被认为是不道德或不合规的。
  4. 隐蔽性: 混乱的环境为其行为提供了掩护,使其不易被察觉或追究。

三、用法与示例

四、辨析与相关

权威来源参考: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6. (该词典是汉语规范化的权威工具书,对"浑水摸鱼"有明确释义。)
  2. 罗竹风 主编.《汉语大词典》[M].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86-1993. (大型汉语语文辞典,收录词条丰富,释义详尽,包含"混水摸鱼"及其释义。)
  3. 刘洁修.《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M]. 北京:开明出版社, 2009. (专门考释成语源流的权威著作,对成语的演变和用法有深入解析。)

网络扩展解释

“混水摸鱼”(也作“浑水摸鱼”)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是趁混乱时机谋取不正当利益,通常带有贬义。以下从多个维度解析该词:


一、基本解释

  1. 核心意义
    比喻在混乱局面中,利用他人的疏忽或环境的不确定性,趁机获取本不属于自己的利益。例如:商家在疫情期间哄抬物价,属于典型的“混水摸鱼”行为。

  2. 延伸含义
    有时也形容工作态度不认真,敷衍了事(如提到),但此用法较少见。


二、出处与典故

  1. 历史来源

    • 《三十六计》:第二十计“混水摸鱼”,强调“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趁敌方内部混乱时获利)。
    • 文学引用:茅盾在《蚀·动摇》中描述角色利用农民运动的混乱谋私,是成语的典型应用。
  2. 典故扩展
    唐代张守珪利用契丹内乱击败敌军,以及伊索寓言中渔夫搅浑水捕鱼的故事,均体现“制造或利用混乱”的策略。


三、读音与常见误区

  1. 正确读音
    “混”在此读作hún(第二声),而非“hùn”(第四声)。
    例句:他企图在人群骚动时混(hún)水摸鱼。

  2. “浑”与“混”的差异
    “浑水摸鱼”是规范写法(如、13),但“混水摸鱼”因长期使用也被接受,两者含义相同。


四、用法与示例

  1. 语法结构
    多作谓语或定语,含贬义。例如:

    • 投机者常借政策漏洞混水摸鱼。
    • 这场抗议中,有人浑水摸鱼盗窃商铺。
  2. 近义词辨析

    • 趁火打劫:侧重“趁危难时侵害他人”(如)。
    • 顺手牵羊:强调“顺手拿走”,主观恶意较弱。

五、总结要点

  1. 核心:利用混乱谋私,含贬义。
  2. 规范写法:优先用“浑水摸鱼”,但“混水摸鱼”亦通用。
  3. 应用场景:常见于描述投机行为、军事策略或社会事件中的不当获利。

如需更多案例或历史背景,可参考《三十六计》相关文献(来源、11)。

别人正在浏览...

艾蒿白盐饱世界襃阎贝叶扁挑边乡不浸润齿数存粮打花鼓胆武吊伐滴翠涤瑕冬扇夏炉对接繁琐服惮宫筵广义相对论基础管片贵赤刿鉥心腑骇骇昏丧锦绣谷决心口无择言连帙累牍列房栊户立谈之间龙举垆土门长蜜饵目生潘园培塿胚乳骈植牵附牵就前数切切偲偲三擦伤尅神庙时协食跖霜枿邃炁挑眼偷声推赏威烈县楣效果谿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