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 洛陽 城。 南朝 梁 劉令娴 《祭夫徐悱文》:“調逸 許 中,聲高 洛 下。” 宋 蘇轼 《次韻劉景文周次元寒食同遊西湖》:“ 山西 老将詩無敵, 洛 下書生語更妍。” 明 王世貞 《明佐遊梁無資作歌見援聊此奉複》詩:“吾家弱弟慚小落, 洛 下東西兩間屋。”
(2).複姓。 漢 代有 洛下閎 。見《漢書·公孫弘蔔式兒寬傳贊》。
“洛下”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地理指向 指洛陽城,常見于古代文獻與詩詞。例如:
這一用法源于洛陽(簡稱“洛”)作為曆史名城的地位,尤其在漢唐時期是政治文化中心,故“洛下”成為代稱。
二、姓氏來源 作為複姓,漢代有名為洛下闳的人物,記載于《漢書·公孫弘蔔式兒寬傳贊》。該姓氏較為罕見,主要見于早期文獻。
需注意:現代語境中“洛下”的地理含義已逐漸淡化,多用于文學或曆史研究領域。複姓在現代姓氏體系中幾乎不再使用。
《洛下》是指位于洛江或洛陽城市下遊的地區,可以代表洛陽城南的地方。
《洛下》由水 部首和六畫組成。
《洛下》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最初是形容洛陽城南的地方。
《洛下》的繁體字為「洛下」,字形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洛下》的基本字形與現代相似。
1. 我們下午約好在洛下的咖啡館見面。
2. 在洛下的山腳下有一座古橋。
1. 洛陽:指中國河南省的一個城市。
2. 洛江:位于中國福建省的一條河流。
3. 洛河:位于中國河南省的一條河流。
洛陽
洛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