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鈎竿的意思、鈎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鈎竿的解釋

亦作“鈎竿”。兵器的一種。《三才圖會·器用八》:“鈎竿,如槍,兩傍加曲刃。竿首三尺,裹以鐵葉,施鐵刺如雞距。”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鈎竿是漢語中一個複合詞,由“鈎”和“竿”兩部分構成。根據《漢語大詞典》的定義,鈎竿指“帶有鈎子的長竿”,主要用于垂釣、打撈等場景。其核心功能是通過鈎部抓取或固定物體,配合竿體的長度擴大操作範圍。

從結構解析,該詞屬于偏正結構:“鈎”為修飾成分,強調工具的形态特征;“竿”為主體,表明工具的基本屬性。在《現代漢語分類詞典》中,鈎竿被歸類為“漁具類工具”,古代亦用于軍事攻城或攀援設備。

曆史上,鈎竿的應用可追溯至《墨子·備城門》記載的守城器械,稱為“鈎拒”,用于抵禦敵方雲梯。宋代《武經總要》中進一步記載了鐵制鈎竿的軍事用途。現代漢語中,該詞多指代釣魚用具,常與“漁具”“捕撈”等詞彙關聯使用。

根據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鈎竿的同義詞包括“釣鈎”“漁竿”,但存在細微差異:“釣鈎”側重鈎狀部件,“漁竿”強調竿體材質,而鈎竿更突出工具的整體功能性組合。

網絡擴展解釋

鈎竿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兵器,其核心含義和特點可綜合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
    鈎竿是一種長柄武器,形制類似長槍,但兩側加裝彎曲的刀刃,竿頭部分常包裹鐵片并帶有鐵刺,形如雞爪(《三才圖會·器用八》描述為“施鐵刺如雞距”)。其名稱由“鈎”與“竿”組合而成,兼具鈎挂和刺擊功能。

  2. 結構與形制

    • 主體為長杆,長度約三尺(約1米),材質多為木制,外部包裹鐵葉以增強防禦性。
    • 頂端設計為鈎狀曲刃,兼具刺、割、鈎等攻擊方式,適合近戰與防禦。
  3. 曆史背景與應用

    • 宋代文獻記載,鈎竿屬于“雜形長兵”,可能受遊牧民族武器影響,帶有胡人色彩。
    • 除軍事用途外,武術中也有相關描述,如形意拳諺語“落如鈎竿”,借其形态比喻發力技巧。
  4. 演變與關聯
    鈎竿與叉竿、鐵鸱角等兵器同屬冷門長柄武器,多用于城牆防禦或特殊戰鬥場景,後逐漸被更常見的槍、矛取代。

鈎竿是兼具鈎、刺功能的長柄兵器,盛行于宋元時期,結構獨特,反映了古代兵器設計的多樣性。需注意,現代語境中“鈎竿”可能被誤認為漁具,但曆史文獻中明确其為武器。

别人正在浏覽...

白練白屋寒門八玺北岩不死不活躔度朝生夕死愁郁郁傳香詞案賜賞打定主意慸介鬥拱藩捍飛奏風癫賦金幹浼高結龔汲國産過名紅珠呼牛作馬昏庸無道胡謅八扯籍叢金支磡頭诓財狂儁奎文了解情況梁孟相敬連環馬臨軍龍草沒出判合青峯丘的笃秋收東藏氣象萬千耆壯七阻八擋羣孽生申鉎鏉失态堂聯忝私娲後妄言烏天黑地遐慕險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