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不出其位的意思、思不出其位的詳細解釋
思不出其位的解釋
思:考慮;位:職位。考慮事情不超過自己的職權範圍。比喻規矩老實,守本分。也形容缺乏闖勁。
網絡擴展解釋
“思不出其位”是一個源自儒家經典的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該成語讀作sī bù chū qí wèi,字面意為“思考問題不超出自己的職位範圍”。其核心内涵包括:
- 守本分:強調安于自身職責,不越權幹涉他人事務()。
- 務實态度:比喻腳踏實地,隻關注力所能及之事,避免空想或過度憂慮()。
- 雙面性評價:既有“規矩老實”的褒義,也有“缺乏開拓精神”的貶義()。
二、文化淵源
- 經典出處:
- 最早見于《周易·艮卦》的象辭:“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 後由曾子在《論語·憲問》中引用:“君子思不出其位。”()
- 儒家思想關聯:
與孔子“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一脈相承,體現傳統儒家對秩序與分工的重視()。
三、應用場景
- 職場倫理:適用于強調崗位責任制的環境,如提醒員工專注本職工作。
- 個人修養:倡導減少對無關事務的過度關注,如《顔氏家訓》中以此教育子孫專注修身()。
- 辯證讨論:
- 積極層面:可避免“越位”引發的混亂,提升效率;
- 消極層面:過度拘泥可能抑制創新,需結合時代需求靈活理解。
四、現代啟示
王陽明曾引申為“君子素其位而行”,主張在順應現實的基礎上發揮主觀能動性(),提示當代人在遵守規則的同時,亦可探索創新邊界。
如需進一步了解哲學演變或曆史用例,可查閱《周易》《論語》原文或儒家思想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思不出其位
《思不出其位》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思考或猜測時無法确定其具體位置、原因或答案。
拆分部首和筆畫
《思不出其位》的部首是心(心思)和示(表示),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思不出其位》最早可以追溯到《孟子·盡心上》:“以心為宗,心正則不思不出其位。”繁體字為「思不出其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的寫法中,「思不出其位」寫作「思不出其位」,多用于古詩文中。
例句
他苦思不出其位,一直沒有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思考、冥思苦想、犯迷糊
近義詞:迷失、不知所措、茫然無措
反義詞:明晰、清楚、确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