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以五彩畫帛為鑲邊。亦指彩帛的鑲邊。《書·顧命》:“東序西嚮,敷重豐席,畫純,雕玉仍幾。” 孔穎達 疏:“《釋器》雲:‘緣謂之純。’……《考工記》雲:‘畫繢之事雜五色。’是彩色為畫,蓋以五彩色畫帛以為緣。”《新唐書·禮樂志一》:“享日……每座黼扆,莞席紛純,藻席畫純,次席黼純,左右幾。” 明 宋濂 《燕書》之八:“ 魯 之老父相與謀造狐白之裘,紉之以密箴,緣之以畫純,佩之以褑,熨之以榆火。”
“畫純”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主要與裝飾工藝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畫純”指用五彩絲帛作為鑲邊的工藝,也可代指這種彩帛鑲邊本身。該詞最早見于《尚書·顧命》,描述周成王喪禮中陳設的裝飾細節:“東序西嚮,敷重豐席,畫純,雕玉仍幾。”(東方台階上鋪設雙層豐席,邊緣用五彩帛鑲邊,并擺放雕玉矮幾。)
主要用于古代禮儀場合的器物裝飾,如:
個别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繪畫技藝純熟”,但此說法缺乏古籍依據,可能是對詞語的誤讀或引申。主流文獻及權威考據均支持“彩帛鑲邊”的原始含義。
提示: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周禮·考工記》中“畫缋之事”相關記載,或對比漢代鄭玄對“純”字的注解。
《畫純》是一個詞語,它源自于漢語。其意思是純淨、純潔的意思,在藝術、文學等領域中常用來形容作品具有純粹、純正的特點。
《畫純》的部首是「禾」,它屬于四聲的第四聲。它的拆分組成部分是「艹」和「主」。總共有5個筆畫,書寫時需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和手勢。
《畫純》一詞源于古代漢字,最初出現在古籍中。它起初是描述中國傳統繪畫、書法等藝術形式中表現出來的純粹、純潔之美。
《畫純》在繁體中的寫法為「畫純」。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畫純」這個詞的寫法稍有不同。它通常是以一種更加古樸的形式呈現,筆畫粗犷有力,充滿了古代文化的痕迹。
1. 她的詩歌充滿了純真和純潔,被稱為是一種《畫純》之作。
2. 這幅畫的顔色簡潔明快,體現了藝術家的《畫純》風格。
3. 在這個喧嚣的社會中,我渴望找到一方淨土,一份《畫純》的心境。
将「畫純」與其他詞語組合使用可以形成新的意義,例如:
1. 畫風純正
2. 純淨如畫
3. 純潔的心境
與「畫純」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純粹
2. 純正
3. 純美
與「畫純」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1. 雜亂
2. 混雜
3. 不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