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高陽池的意思、高陽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高陽池的解釋

池名。在 湖北 襄陽 。原是 漢 侍中 習郁 于 襄陽 岘山 養魚之所。 晉 山簡 鎮 襄陽 ,名之曰 高陽池 ,蓋取 郦食其 高陽 酒徒之意。《晉書·山簡傳》:“ 簡 優遊卒歲,唯酒是耽。諸 習氏 , 荊 土豪族,有佳園池, 簡 每出嬉遊,多之池上,置酒輒醉,名之曰 高陽池 。時有童兒歌曰:‘ 山公 出何許,往至 高陽池 。日夕倒載歸,茗艼無所知。’” 宋 曾鞏 《高陽池》詩:“ 山公 昔在郡,日醉 高陽池 。”參見“ 高陽酒徒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高陽池,本指中國湖北省襄陽市岘山南麓的一處古代園林池塘,後成為文人雅聚、縱酒放達之地的代稱。其文化内涵源自魏晉名士山簡的典故,具有特定的曆史與文學意象。

一、本義考釋

高陽池原名“習家池”,為東漢習郁所建。據《襄陽記》載,此處“有白馬泉,依範蠡養魚法作魚池,池上置釣台、苑囿”。西晉山簡鎮守襄陽時,常于此宴飲,自號“高陽酒徒”,遂得名“高陽池”。其地理屬性明确,屬古代貴族園林建築遺存。

二、典故演化

山簡任征南将軍期間,每至池畔“辄醉而歸”,童謠諷曰:“日夕倒載歸,酩酊無所知”(《世說新語·任誕》劉孝标注引《襄陽記》。這一行為被賦予兩層文化含義:

  1. 名士風流象征:體現魏晉士人任誕不羁的生活态度
  2. 政治隱喻載體:暗喻亂世中借酒避禍的生存智慧

三、詞典釋義

《漢語大詞典》釋為:“古迹名。在今湖北襄陽。晉山簡鎮襄陽,常臨此池飲,每醉而歸。” 此定義包含三重要素:

四、文學意象流變

唐宋詩詞中,“高陽池”轉化為典型文學符號:

文化注:高陽池與蘭亭、金谷園并稱中古三大雅集勝地,其特殊性在于将酒德精神融入園林美學,形成“醉态山水”的審美範式(《六朝園林文化研究》P174。


來源依據

  1. 《襄陽耆舊記校注》習鑿齒撰 舒焚校注(湖北人民出版社)
  2. 《漢語大詞典》第12冊 P.387(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3. 《中國文學意象發展史》吳晟著(人民出版社)
  4. 《六朝園林文化研究》趙厚均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高陽池”是古代湖北襄陽的一處著名園林景觀,其含義與曆史背景如下:

1.地理位置與起源

高陽池位于湖北襄陽城南的鳳凰山南麓(今習家池所在地),最初為東漢初年襄陽侯習郁所建,是其私家園林中的養魚池。西晉永嘉年間,鎮南将軍山簡鎮守襄陽時,常在此飲酒遊樂,因仰慕秦末名士郦食其(自稱“高陽酒徒”)的豪放,将此地命名為“高陽池”。

2.文化典故與别名

3.曆史地位

4.現代遺存

現為湖北襄陽重要古迹,保留漢代園林風貌,包含釣魚台、鳳泉館等景觀,兼具曆史與自然價值。


高陽池既是漢代園林建築的代表,也因山簡的典故成為酒文化與文人雅集的象征,在中國園林史和文學史上均占有獨特地位。

别人正在浏覽...

葆光賓谒僠僠不悌曹馬稱襲遲顧出藩竄謀盜獵踶觸蝶绡兜嘴峨嵋二皇爾乃阿下發奮蹈厲梵宇非斥風疽賦論鋼精鬲子烘堂華甍驩迎火生蓮蹇剝蕉書姬侍舊井疾菑棱錐吝愛鄰側令色六籍留客袂録黃牛渚矶普博祇林驅配任職上啓觞肴射電望遠鏡射生手施關拾括叔援嫂溺搜抉獺皮冠天地良心完結誣詞弦心嬉敖稀巴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