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誓天指日的意思、誓天指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誓天指日的解釋

對着天、日發誓。 明 方孝孺 《正俗》:“而其臣抱君之遺孤,奔走海島,誓天指日,擁立為帝。”亦作“ 誓日指天 ”。 清 錢泳 《履園叢話·舊聞·席氏多賢》:“瀝肝碎首,無以鳴冤,誓日指天,莫能伸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誓天指日”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基本釋義


出處與典故


使用場景

  1. 曆史語境:多用于古代文獻或曆史故事中,體現人物對承諾的重視,如臣子效忠君主、義士立誓等。
  2. 現代延伸:可比喻對某事極度堅定,常見于書面表達或莊重場合,如“他誓天指日,定要完成使命”。

相關成語對比

成語 結構差異 用法側重
誓天指日 強調天地為證 突出承諾的莊重性
指天誓日 動作描述更具體 強調發誓時的姿态
誓日指天 語序調換 與“誓天指日”同義

“誓天指日”通過自然意象(天、日)增強誓言的權威性,適用于強調決心或澄清立場的情境。如需更生動的表達,可結合具體語境選擇其變體成語。

網絡擴展解釋二

《誓天指日》的意思

《誓天指日》是一個成語,意思是發誓要實現自己的承諾,并以天為證,立下誓言。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立下誓言的莊重和堅定。

《誓天指日》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誓天指日》的拆分部首是言(言字旁),指日是日(日字旁)。整個成語共由16個筆畫組成。

《誓天指日》的來源

《誓天指日》源自于古代典籍《左傳》中的一段記載。該段記載描述了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和魯國相鮑叔牙的誓言。公子重耳對鮑叔牙說:“誓于天,明日朔之日,我即拜君。”鮑叔牙便回答:“諾。”兩人緊緊握手以示盟誓,以天為證。

《誓天指日》的繁體

《誓天指日》的繁體字為「誓天指日」。

《誓天指日》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誓天指日》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寫法相同。

《誓天指日》的例句

他對我發誓說要幫助我,「誓天指日」,從那天起他一直陪伴在我的身邊。

《誓天指日》的組詞

- 信誓旦旦:表示對某事發誓的樣子,形容非常堅決和真誠。

- 肅然起敬:表示對某人敬重莊重的樣子。

《誓天指日》的近義詞

- 胸有成竹:指在做某事之前已經有了一定的準備并有把握。

- 以天為證:表示誓言的莊重和堅定,以天作為證明。

《誓天指日》的反義詞

沒有明确的反義詞,但可以認為與不信守承諾的行為相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