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鴻胪寺的意思、鴻胪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鴻胪寺的解釋

官署名。《隋書·百官志中》:“鴻臚寺,掌蕃客朝會,吉兇弔祭,統典客、典寺、司儀等署令、丞。”《金6*6*梅》第七十回:“不如你今日先往鴻臚寺報了名,明日早朝謝了恩,直到那日堂上官引奏畢,領劄付起身就是了。”《清史稿·職官志二》:“ 順治 元年,設鴻臚寺,置 滿 漢 卿各一人。”參見“ 鴻臚 ”。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鴻胪寺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鴻胪寺是中國古代掌管外交與禮儀事務的中央官署,其名稱與職能在不同朝代有所演變。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析:

一、名稱由來

“鴻胪”一詞源于漢武帝時期,取“鴻,大也;胪,傳聲也”之意,即高聲傳贊禮儀、引導外賓之意。寺為官署名稱,合稱“鴻胪寺”,最早見于北齊時期,唐代成為固定機構名稱。

二、曆史演變

  1. 起源:可追溯至周代“行人”官職,秦代稱“典客”,漢代改名“大行令”,漢武帝時首次出現“大鴻胪”之名。
  2. 唐代鼎盛:唐代将鴻胪寺列為“九寺”之一,職能擴展至外交接待、翻譯、外賓管理,并設“鴻胪客館”作為外賓接待場所。
  3. 名稱變更:唐代曾短暫更名為“司賓寺”,最終在705年固定為鴻胪寺;明清時期職能轉向禮儀主持,隸屬禮部。

三、主要職能

  1. 外交管理:接待外國使節,安排朝貢、貿易事宜(如唐代管理突厥、吐蕃等使團)。
  2. 禮儀典制:主持國家慶典、皇帝祭祀等重大活動,引導儀仗流程。
  3. 附屬機構:唐代設譯語人(翻譯)、典客署(接待)、司儀署(喪葬禮儀)等分支機構。

四、機構特點

五、與現代對比

類似當代外交部與禮賓司的結合體,但涵蓋更廣,包括外事翻譯、外賓食宿管理(鴻胪客館)、民族事務協調等。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沿革或具體案例,可參考《漢書》《唐六典》等古籍記載,或查閱(山東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研究)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鴻胪寺的意思

“鴻胪寺”是一個漢字詞組,由三個漢字組成。其中,“鴻”指的是鴻雁,也可以表示廣大、宏大的意思;“胪”表示官職名,是古代的一種地方官名;而“寺”則指的是古代的廟宇或寺院。因此,“鴻胪寺”的意思可以理解為廣大官員行使職權的地方或者官府。

部首和筆畫

按照漢字的部首分類,其中的“鳥”屬于“鳥部”,“呂”屬于“口部”,而“寺”屬于“寸部”。其中,鳥的筆畫數為5劃,呂的筆畫數為6劃,寺的筆畫數為8劃。

來源和繁體

“鴻胪寺”的出處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它是唐代的一種向官員授予職位的儀式稱號。過去,官員在宴會上擔任酒政,負責斟酒奉客。而酒政的職責由鴻胪寺掌管,所以這個詞逐漸成為了廣大官員的總稱。

在繁體字中,鴻胪寺的寫法并沒有明顯差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寫法中,鴻胪寺的“胪”字可能有一些變化。比如唐代的寫法為“鴻胪司”,而鴻胪司與鴻胪寺的意思和職責是類似的。

例句

1. 他在鴻胪寺中任職多年,以清廉公正赢得了人們的尊敬。

2. 鴻胪寺是管理各級官員職位的機構。

組詞

1. 鴻胪台:官員掌管民政事務的地方。

2. 鴻胪衍:指的是衆多官員的職權範圍。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鴻胪府、鴻胪司、鴻胪堂。

反義詞: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