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庚伯的意思、庚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庚伯的解釋

舊時對同年齡的男性長輩的尊稱。多用于名帖。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水莽草》:“ 楚 人以同歲生者為同年,投刺相謁,呼庚兄庚弟,子姪呼庚伯,習俗然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水莽草》:“死後欲尋三娘,而不知其處;近遇庚伯,始相指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庚伯"并非現代漢語常用詞彙,在權威的現代漢語詞典(如《現代漢語詞典》、《漢語大詞典》等)中通常無直接收錄。它是一個帶有古語色彩和特定文化背景的稱謂,其含義需結合古代文獻和傳統用法來理解。以下是基于漢語語源學和文化背景的詳細解釋:

  1. 字義拆解與核心含義

    • 庚:
      • 本義為天幹的第七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 引申義:指年齡、年歲。古人常以天幹紀年,故“庚”可代指年齡,如“年庚”、“同庚”(同年出生)、“貴庚”(詢問年齡的敬辭)。
      • 另有“更替”、“償還”等義,但在此稱謂中主要取“年齡、年歲”之意。
    • 伯:
      • 本義指兄弟排行中的老大(伯、仲、叔、季)。
      • 引申義:對父輩兄長或與父同輩年長男性的尊稱(如伯父)。
      • 也用作對男性長者的泛尊稱,或表示爵位等級(如伯爵)。
    • 庚伯合義:
      • 核心含義指年長的、上了年紀的男性長輩或尊者。
      • 強調“庚”字,突出其年事已高的特征。
      • 強調“伯”字,體現其在家族或社會中的輩分、地位或受到的尊敬。
      • 因此,“庚伯”通常理解為對年高德劭、輩分較高的男性長者的尊稱,類似于“老伯”、“老先生”、“丈人”等,但更具書面或古雅色彩。
  2. 語義演變與文化背景

    • 古代尊老傳統: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尊老敬老是一種核心倫理觀念。“庚伯”這一稱謂的産生,正是這種文化背景下對年長男性表示敬意的體現。
    • 年齡的代稱: “庚”作為年齡的代稱在古代文獻中常見。将“庚”與表示尊長的“伯”結合,直接點明了被稱呼者的核心特征——高齡與尊長身份。
    • 使用場景: 該詞多見于古代典籍、文言作品、族譜、曆史小說或某些保留古風的方言口語中。在現代标準漢語口語中已非常罕見,多出現在特定文化語境或仿古表達中。
  3. 與現代稱謂的區别與聯繫

    • 區别: “庚伯”比“老伯”、“大爺”等現代常用稱謂更具書面語色彩和曆史感,且更強調年齡因素(“庚”)。
    • 聯繫: 其表達的敬意和對年長男性的尊稱本質,與現代的“老先生”、“老人家”、“前輩”等詞是相通的。可以看作是這些現代尊稱在古語中的一種對應表達。

“庚伯”是一個古雅的漢語尊稱,意指年事已高、德高望重的男性長輩或尊者。它由表示年齡的“庚”和表示尊長或排行的“伯”組合而成,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長者的尊敬。雖然在現代漢語詞典中不常作為獨立詞條出現,但其構成字義清晰,且在曆史文獻和特定語境中有明确的使用記錄。

來源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庚伯”是舊時對同年齡男性長輩的尊稱,主要用于名帖或正式交往場合。以下是詳細解釋:

  1. 詞義與用法
    “庚”指年齡相同(如“同庚”),而“伯”是對長輩的尊稱。組合後,“庚伯”特指與自己父親同歲且輩分相當的男性長輩,常見于清代文人名帖或書信中。例如《聊齋志異·水莽草》提到,楚地習俗稱同歲生者為“同年”,子侄輩則稱其為“庚伯”。

  2. 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禮節性稱呼,尤其在投遞名帖(類似現代名片)時使用,體現對同歲長輩的尊重。例如蒲松齡記載的“投刺相谒”場景中,子侄需稱父親的同歲友人為“庚伯”。

  3. 相關詞彙
    同輩間互稱“庚兄”“庚弟”,子侄稱同歲長輩為“庚伯”,這類稱呼反映了古代以年齡為基礎的社交禮儀體系。

該詞屬于古漢語敬稱,現代已不常用,但在研究清代民俗或閱讀古典文獻(如《聊齋志異》)時會涉及。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辭海》或《聊齋志異》相關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安貧守道霸留倍稱辨颠帖不經心長命呈紙尺籍吹毛索瘢除奸革弊燈挂第二次東征費呂風行雨散複次福地富人侯官身祗候寡弱龜蛇過逝慌耗華夷假根監定潔朗開洋看産愧服粝飯邏送鹵素冒姓莫愁湖谟斷内耗泥尾偶言炮雲批鳳牆壁牽攜瓊鋪人後軟輿挼莎生绡神算詩奴時裝表演歲事體二物則俠床相父險陸縣亭小格小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