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博物館的意思、博物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博物館的解釋

[museum] 征集、保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的實物,并為公衆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機構

詳細解釋

搜集、保管、研究、陳列、展覽有關曆史、文化、藝術、自然科學、枝術等方面的文物或标本等物的機構。 郭沫若 《洪波曲·<蘇聯紀行·前紀>》:“參觀了好些研究所、博物館、工廠、集體。” 巴金 《裡昂》:“在 裡昂 ……我們看了絲織博物館。”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博物館的定義與内涵可以從詞源、發展曆程及現代定位三個維度綜合闡述:

一、詞源演變 • 詞根源于希臘語"Mouseion",意為供奉缪斯女神(掌管文藝與科學)的神廟。
• 英語"Museum"一詞于17世紀成為通用名稱,源自牛津大學阿什莫爾博物館的建立。

二、核心定義

  1. 國際共識(2022年最新)
    博物館是為社會服務的非營利性常設機構,以專業、道德方式研究、收藏、保護、闡釋和展示物質與非物質遺産,通過教育、深思和知識共享促進文化多樣性及可持續發展。

  2. 中國官方定義(2015年)
    以教育、研究和欣賞為目的,收藏、保護并展示人類活動與自然見證物的非營利組織。

三、功能演變 •基礎功能:始于古代寶庫的收藏展示(如公元前3世紀亞曆山大博物館)。
•現代拓展:新增教育(如曆史叙事)、研究(如文物保護)、公共服務(如社區參與)等職能。
•中國特色:1956年提出"三性兩務"(科研機關、教育機關、收藏機構;為科研與公衆服務)。

四、社會定位 •非營利性:所有定義的共同核心屬性。
•公共性:強調開放、可及、包容的服務理念。
•可持續性:2022年定義新增的全球性責任。

通過詞源可追溯人類對知識與藝術的原始崇拜,現代定義則體現從"物的收藏"到"人的服務"的範式轉變。中國定義與國際共識既保持内核一緻,又體現本土化特征。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博物館》的意思

《博物館》是指收藏、陳列并供參觀、研究和教育的文化機構。它是一種保存、展示和傳承人類曆史、文化和科學知識的場所。

拆分部首和筆畫

《博物館》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蔔(bo)和廣(guang)。蔔部表示與占卜有關的含義,廣部通常表示與場所有關的含義。該詞共有16個筆畫。

來源

《博物館》一詞最早來源于德國語,當時的意思是“收集的地方”。後來傳入英語,稱為“museum”,再傳入中國。現代博物館起源于歐洲的文藝複興時期。

繁體

《博物館》的繁體字是「博物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博物館的漢字寫法有所不同。早期使用的寫法是「百樓」,意為有着百座樓屋的場所。後來又出現了寫作「蔔物館」的形式。

例句

1. 我們将參觀最大的博物館,欣賞各種珍貴的文物。

2. 昨天我陪父母去了博物館,他們非常喜歡這次文化之旅。

組詞

博物館的相關詞彙有:

1. 博物學:研究自然曆史、人類曆史和文化藝術等方面的學科。

2. 博物志:記錄和整理博物館館藏文物的書籍。

3. 博物管:負責管理和運營博物館的人員。

近義詞

博物館的近義詞有:博覽館、展覽館。

反義詞

博物館的反義詞是:非博物館、私人收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