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和氏璧。亦用以喻美好資質。《文選·潘嶽<楊仲武诔>》:“春蘭擢莖,方茂其華; 荊 寶挺璞,将剖於 和 。” 李善 注:“言德業之美類於蘭玉。” 南朝 宋 劉義恭 《遊子移》詩:“ 三河 遊蕩子,麗顔邁 荊 寶。” 清 林則徐 《杭嘉湖三郡觀風告示》:“爾諸生沐浴聖化,景行前修,諒當人握 隋 琛,家懷 荊 寶。”
“荊寶”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及用法如下:
“荊寶”即指和氏璧(),源于《韓非子》記載的典故:楚人卞和發現璞玉,曆經磨難終被雕琢為傳國玉玺,象征無價之寶。該詞引申為珍貴資質或傑出才能的比喻,如南朝劉義恭詩中用“荊寶”形容人的才華()。
多見于古典詩文,例如:
常用“荊山之玉”“隋侯之珠”等典故并列,喻指稀世才華或品德()。
今多用于書面語或學術讨論,強調對人才或珍貴事物的贊譽,如清代林則徐曾以“家懷荊寶”勉勵學子()。
荊寶這個詞是指一種有着極高觀賞價值的植物,它的花朵鮮豔美麗,葉子晶瑩剔透,是一種被人們廣泛喜愛的觀賞植物。
荊寶的拆分部首為艹(草字頭),它有13個筆畫。
荊寶這個詞可以追溯到古代,出自詩經中的《邶風·靜女》:“荊棘生焉,言采其蕨;我有嘉寶,述捷足之豔也。”詩中的“嘉寶”就是指荊寶。
荊寶的繁體字為荊寶。
古時候荊寶的漢字寫法稍有不同,它的古字形為“荊寳”。
1. 這束荊寶真是美不勝收。
2. 公園裡有很多荊寶,每年春天都會吸引大批遊客。
荊木、荊棘、寶石、寶物、寶貝。
蘭花、牡丹、郁金香。
普通植物、平凡之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