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黑水洋的意思、黑水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黑水洋的解釋

宋 元 以來我國航海者對于今 黃海 分别稱之為 黃水洋 、 青水洋 、 黑水洋 。大緻 長江 口以北至 淮河 口海面含沙較多,水呈黃色,稱為 黃水洋 ;北緯34°東經122°附近一帶海水較淺,水呈綠色,稱為 青水洋 ;北緯32°-36°、東經123°以東一帶海水較深,水呈藍色,稱為 黑水洋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黑水洋”是宋元時期中國航海者對黃海部分海域的稱呼,其含義和劃分如下:

一、詞義解析

黑水洋是古代航海術語,與黃水洋、青水洋共同構成黃海海域的三類區域劃分。這一分類主要基于海水顔色、含沙量及地理特征:

二、地理範圍

黑水洋位于黃海東部,具體為東經123°以東、北緯32°-36°之間的區域,屬于黃海海盆的深水區,與現代黃海暖流的路徑部分重合。

三、曆史背景

這一名稱反映了古代航海者對海洋環境的觀察和分類智慧。宋元時期,隨着海上貿易發展,航海者通過顔色和水深差異辨識航路,黑水洋因遠離大陸架且水深較深,成為遠洋航行的标志性區域。

四、其他相關

清代文獻中,“黑水洋”有時簡稱為黑洋,例如袁枚《新齊諧·天妃神》提到“黑套中,水色正黑”即指此海域。

如需更完整的學術考據,可參考漢典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黑水洋

《黑水洋》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詞語,由“黑”、“水”和“洋”三個字組成。

部首和筆畫

“黑”字的部首是黑部,共有12個筆畫;“水”字的部首是氵部,共有4個筆畫;“洋”字的部首是氵部,共有9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黑水洋》這個詞語源于中國北方地區的方言,用來形容黑暗、危險、不可控制的水域或水流。

在繁體字中,“黑”字和“水”字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而“洋”字在繁體中的寫法為「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有些漢字的寫法與現代不同。在古漢字中,“水”字的寫法為「氺」。

例句

1. 河流在夜晚變成了一片黑水洋。

2. 船隻在黑水洋中颠簸前行。

組詞

黑水、黑洋、黑水河、黑水湖、洋流

近義詞

黑暗的水域、不可預測的水流

反義詞

明水、清澈的河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