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鎖頤的意思、鎖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鎖頤的解釋

謂下巴突出、上翹。 宋 郭彖 《睽車志》卷五:“取其間鎖頤蹙頞大丑者,割去面而易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鎖頤”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如下:

基本詞義

“鎖頤”指下巴(頤)突出且上翹的生理特征,多用于形容面部形态。該詞由“鎖”(固定、束縛)和“頤”(下巴)組合而成,字面可理解為“下巴被鎖住般突出”。

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宋代郭彖的《睽車志》卷五:“取其間鎖頤蹙頞大丑者,割去面而易之。”此處描述通過改變面部特征(如突出的下巴和皺縮的鼻梁)來替換丑陋容貌的情景。

用法與延伸

  1. 古典語境:多用于描寫外貌,尤其指代不美觀的下颌形态。例如“鎖頤蹙頞”(下巴突出、鼻梁皺縮)形容丑陋面相。
  2. 現代誤用:部分現代資料(如)将其解釋為“用手按住下巴不敢說話”,但此說法缺乏權威文獻支持,可能與成語“鉗口結舌”混淆,需謹慎使用。

權威參考

建議在古籍閱讀或文言文寫作時參考傳統釋義,避免現代網絡中的非主流解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鎖頤》的意思

《鎖頤》是一個成語,意為束縛頸項,限制人的言行自由。

拆分部首和筆畫

《鎖頤》由“金”、“木”、“埃”、“頁”、“金”、“木”六個部首組成,總共有14畫。

來源

《鎖頤》最早出現在《古文苑》中,是唐代文學家韓愈所撰,用來形容儒家學說中“禮”的嚴謹束縛。後來擴展為形容任何限制人自由的局面。

繁體

《鎖頤》的繁體寫法為「鎖頤」。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有些稍有不同。《鎖頤》的古體寫作「鎖顗」,其中「顗」是一個形狀接近于「資」的字,表示面部的形狀。

例句

他的言行受到了領導的嚴格控制,彷佛被《鎖頤》一般。

組詞

鎖頸、解頤、束縛、限制

近義詞

箝制、拘束、限定、約束

反義詞

解放、自由、寬容、開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