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省的意思、罷省的詳細解釋
罷省的解釋
省免;廢除。《漢書·翼奉傳》:“罷省不急之用,振救困貧,賦醫藥,賜棺錢,恩澤甚厚。”《三國志·魏志·高堂隆傳》:“今宮室之所以充廣者,實由宮人猥多之故。宜簡擇留其淑懿,如 周 之制,罷省其餘。”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江水一》:“ 江水 又東逕 涪陵 故郡北。後乃并 巴郡 ,遂罷省。”
詞語分解
- 罷的解釋 罷 (罷) à 停,歇:罷休。罷工。罷課。罷市。罷論(打消了打算)。罷筆(停止寫作)。 免去,解除:罷免。罷官。罷職。罷黜。 完了,畢:吃罷飯。 罷 (罷) 同“吧”。 罷 (罷) í 古同“疲”
- 省的解釋 省 ě 地方行政區域:省份。省會。 節約,不費:省錢。省事。省吃儉用。 簡易,減免:省略。省稱。省寫。 中國古官署名:中書省(a.魏晉開始設置,總管國家政務,曆代有所沿革,唐初設“中書、尚書、門下”三
網絡擴展解釋
“罷省”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bà shěng,其核心含義為省免、廢除。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
結構分析
- 罷(bà):本義為“停止、免除”,如“罷免”“罷工”。
- 省(shěng):此處取“減免、精簡”之意,如“省去”“省略”。
組合後表示通過免除或精簡達到廢除目的。
-
基本釋義
指裁撤不必要的制度、開支或人員,常見于古代文獻中,強調通過簡化或廢止來優化管理。
二、文獻例句
- 《漢書·翼奉傳》
“罷省不急之用,振救困貧。”
(意為:廢除非緊急的開支,救濟貧困。)
- 《三國志·魏志·高堂隆傳》
“宜簡擇留其淑懿,罷省其餘。”
(意為:應挑選賢良者留下,裁撤冗餘人員。)
三、現代應用
現代語境中,“罷省”使用較少,但在讨論曆史、政策或古文時,可指代精簡機構、削減開支 等行為。例如: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漢書》《三國志》等史書原文,或查閱權威詞典(如、3)。
網絡擴展解釋二
《罷省》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廢止或取消一個省級行政區劃。它的拆分部首是罒和心,總共有12個筆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文字使用。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罷省」。在古時候,這個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這個詞可以用于句子中,例如:"政府決定罷省兩個行政區域。" "他們呼籲罷省行政機構以減少開支。"。
與《罷省》相關的組詞有:廢止、取消、撤銷等。近義詞包括解散、廢除、終止等。相反的詞有設立、設省。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