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旅榇的意思、旅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旅榇的解釋

(1).客死者的靈柩。 唐 劉禹錫 《為鄂州李大夫祭柳員外文》:“聞君旅櫬,既及 嶽陽 。寝門一慟,貫裂衷腸。”《舊唐書·列女傳·女道士李玄真》:“哀妾三代旅櫬暴露,各在一方,特與發遣,歸就大塋合祔。” 宋 洪邁 《夷堅丙志·雍熙婦人詞》:“此寺蓋其旅櫬所在也。” 明 湯顯祖 《牡丹亭·鬧殇》:“旅櫬夢魂中,盼家山千萬重。” 清 錢泳 《履園叢話·景賢·書周孝子事》:“土著之民,墓田丙舍,皆已為谷為陵,矧旅櫬耶?”

(2).謂暫寄靈柩。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楔子:“夫主京師祿命終,子母孤孀途路窮,因此上旅櫬在梵王宮。”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旅榇”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lǚ chèn,由“旅”和“榇”組成,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詞義解釋

  1. 客死者的靈柩
    指在他鄉去世者的棺材,需運回故土安葬。例如明代湯顯祖在《牡丹亭·鬧殇》中寫道:“旅榇夢魂中,盼家山千萬重”,表達了對客死異鄉者靈柩歸鄉的哀思。

  2. 暫寄靈柩
    指因故暫時寄存的棺材。如元代王實甫《西廂記》提到:“因此上旅榇在梵王宮”,描述因路途艱難而将靈柩暫寄寺廟的情景。

二、字源與用法

三、文學與曆史用例

四、現代使用

該詞多用于古典文獻或文學創作,現代漢語中較少見,常見于曆史、文學研究領域。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考證,可參考《牡丹亭》《西廂記》等原著。

網絡擴展解釋二

旅榇的意思

《旅榇》是一個舊詞,意為旅途中使用的行李箱或旅行用具。榇指的是一種箱子或盒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旅榇是由“⺍”(鬼)和“木”兩個部首組成。拆分後:旅(⺍:鬼部;7畫)榇(木:木部;4畫)。

來源

《旅榇》一詞早在宋代就出現了。在古代,人們常使用榇作為旅行或搬家時裝載物品的容器。因此,榇逐漸成為旅行中行李箱的代名詞。

繁體

《旅榇》的繁體字為「旅櫬」。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旅榇」的寫法可能會與現代有所不同。古代的寫法以小篆為主,樣式較為繁複。

例句

1. 他打開旅榇,拿出一本書開始閱讀。

2. 旅客們将自己的行李裝入了旅榇中。

3. 長途旅行時,一個堅固的旅榇是非常有用的。

組詞

旅行、旅遊、旅客、旅社、旅程、旅舍、榇木、榇石

近義詞

行李箱、箱子、衣櫥、背包

反義詞

空手、無攜帶、毫無行李、裸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