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工官的意思、工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工官的解釋

掌管工務的官員。《禮記·月令》“﹝孟冬之月﹞命工師效功” 漢 鄭玄 注:“工師,工官之長也。” 漢 代在 蜀郡 等郡置工官,主管造武器、日用金屬器及各種手工藝品。《史記·平準書》:“召工官治車諸器,皆仰給大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工官”是中國古代對掌管官府手工業的官員或機構的統稱,其職能和演變在不同曆史時期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工官是古代官府中負責管理手工業生産的職官或機構,主要職能包括:

  1. 生産管理:統籌武器、日用金屬器、手工藝品等官府手工業的制造;
  2. 監督職責:對工匠、徒隸等勞動者進行調度與監督;
  3. 資源征稅:部分時期還承擔對鹽鐵、水産等行業的征稅職責。

二、曆史演變

  1. 起源(西周)
    西周時期實行“工商食官”制度,手工業者和商賈均為官府奴仆,工官屬司空管轄,負責管理王室及諸侯的手工業作坊。
  2. 發展(秦漢)
    漢代在蜀郡等産鐵郡縣設置工官,形成中央到地方的層級體系,中央設工室、大官等機構,地方由縣令、丞直接參與管理。
  3. 職能擴展
    除生産外,工官還負責武備庫兵管理,如漢代郡國工官需制造并維護武器庫。

三、組織結構

四、曆史意義

工官制度體現了古代官府對重要手工業的壟斷,尤其在武器制造和鹽鐵專營領域,成為中央集權經濟控制的重要手段。其管理模式為後世官營手工業提供了範本。

(注:部分細節可參考、3、5的原始内容進一步查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工官

工官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分别是“工”和“官”。

拆分部首和筆畫

“工”字的部首是“工”本身,它由3個筆畫組成;“官”字的部首是“宀”,它由3個筆畫組成。

來源

“工官”是古代的一個官職名稱,指的是管理和監督特定工藝或工程的官員。

繁體

“工官”在繁體字中的寫法依然是“工官”。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些差異,在古時候,“工”字的寫法是“工”字的上面加一筆,“官”字的寫法是在“宀”的上面加一橫。

例句

1. 他是一位精明能幹的工官,管理得井井有條。

2. 這位工官在修建大橋的過程中做出了巨大貢獻。

3. 工官們在工地上指揮工人們的勞動。

組詞

工匠、官僚、機工、工務等。

近義詞

官員、官吏、治理者等。

反義詞

民間工匠、普通工人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