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何必。《漢書·武帝紀》:“單于能戰,天子自将待邊;不能,亟來臣服。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為?”
(2).豈止。《漢書·嚴助傳》:“且 秦 舉 鹹陽 而棄之,何但 越 也!”《孔子家語·相魯》:“雖天下可乎,何但 魯國 而已哉!” 宋 葉適 《湖南運判到任謝表》:“若姑以疲憊臨之,則何但鹵莽而已,更虞闕敗,上累生成。”
“何但”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漢書·武帝紀》:“單于能戰,天子自将待邊;不能,亟來臣服。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為?”
(意為:單于若敢戰,天子親自在邊境迎戰;若不敢,就速來歸順。何必躲藏在北方苦寒之地?)
《漢書·嚴助傳》:“且秦舉鹹陽而棄之,何但越也!”
(意為:秦國連鹹陽都能舍棄,豈止是越國?)
例句參考:
《孔子家語·相魯》:“雖天下可乎,何但魯國而已哉!”(意為:即使天下都可行,豈止是魯國?)
何但是一個常見的成語,意思是指除了這個以外沒有其他的選擇,或者表示隻能選擇這一種方式或者結果。
拆分部首:人、亻、䒑
拆分筆畫:12畫
《何但》最早出現在《論語》中,是孔子的弟子子路在與孔子讨論天命的時候提到的一句話:“何以報德,以曾子、子伯玉帛不役。曾子、子伯曰‘諾’,則季氏、桓公之未封也;如‘諾’而季氏、桓公之終不封,天下其無譏乎?‘諾’則君子信義之舉也,以是事問,孔子何以答子路?”
後來,這句話因為其含義而逐漸成為一個常見的成語。
何但的繁體字是何但。
古時候漢字寫作「何但」,與現代漢字寫法相同。
他對這個問題毫無猶豫,隻有選擇何但一條路。
何苦、何必、何如
僅有、唯一、隻有
多樣、豐富、不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