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懷抱仁德。《老子》:“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南朝 梁 蕭統 《<陶淵明集>序》:“或懷玉而謁帝,或披裘而負薪。” 唐 駱賓王 《镂雞子》詩:“誰知懷玉者,含響未吟晨。”
(2).猶懷璧。 明 李東陽 《邯鄲賈》詩:“ 長安 寳氣橫九州,賈兒身貴封為侯;匹夫懷玉尚不可,何怪貪兒死奇貨。”參見“ 懷璧 ”。
“懷玉”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漢語詞彙,主要可從以下角度理解:
懷抱仁德
源自《老子》的“聖人被褐懷玉”,比喻外表樸素但内在具有高尚品德。如南朝梁·蕭統《陶淵明集序》中“懷玉而谒帝”即用此意,強調内在修養而非外在彰顯。
懷璧(隱含風險)
引申為“藏有珍貴之物可能招緻禍患”,如明代李東陽詩句“匹夫懷玉尚不可”,暗含《左傳》中“懷璧其罪”的典故。
注:以上解釋綜合了《老子》、蕭統文集等古籍用例,以及現代文化延伸含義。具體語境中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其指向(如品德喻義或藏寶風險)。
懷玉是一個成語,形容對女子的美貌和優雅的贊美和贊美。懷指懷抱,玉指美玉。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女子美麗動人的形象。
懷玉的部首是心部,表示這個成語與情感和内心相關。懷玉的筆畫分别是4畫和5畫。
懷玉最早出現在《莊子·外物》一文中。這個成語表示的是對女子美麗的贊美,後來逐漸被廣泛使用。
懷玉的繁體寫法為懷玉。
在古代,懷玉的寫法有時是懷瑀。不過,現代常用的寫法是懷玉。
她的美麗婉約,宛如懷玉般令人心動。
- 懷才不遇 - 懷抱 - 懷柔 - 懷戀
- 心悅誠服 - 美麗動人 - 魅力非凡
- 粗糙無禮 - 暴躁無情 - 醜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