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函商的意思、函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函商的解釋

通過書信商量。 清 曾紀澤 《奏抵上海隨帶人員疏》:“如到該國後察看情形,事浮於人,不敷差遣,臣當函商總理衙門王大臣等再行添派。” ********* 《命陸軍部海軍部統一長江水師編制委任妥員令》:“兵士等往返函商,若不禀請設一統一機關,漫無所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函商"是漢語中具有特定語用功能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通過書面信函進行協商溝通的正式行為。該詞由"函"(書信)和"商"(商議)兩個語素構成,屬于動賓結構的合成詞。

從語義層面分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将其定義為:"以正式書信形式就事務性問題進行磋商"的行為模式,強調其區别于口頭協商的書面正式性特征。在商務、外交等專業領域,該詞常作為公文術語使用,例如"雙方通過函商達成合作意向"的表述常見于合同文本。

構詞理據方面,《漢語大詞典》指出"函商"形成于明清時期公文體系完善階段,最初用于官衙之間的文書往來。現代漢語中其使用範圍擴展至商務、法律等專業領域,保留了書面協商的核心語義特征。

在語用功能上,該詞多出現于正式文書語境,與"面談""電話溝通"形成語體對立。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用法詞典》特别标注其適用場景為"需要書面記錄的正式事務協商",具有法律效力層面的特殊價值。

近義詞辨析方面,與"函詢"相比,"函商"強調協商的雙向互動性;與"洽談"相比,則突顯書面載體的形式特征。這類細微差異在司法文書、商務協議等正式文本中具有重要的區分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函商”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hán shāng,由“函”(書信)和“商”(商議)組合而成,字面含義為“通過書信商議事務”。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指通過書信往來進行協商或讨論,尤其用于正式或商務場景。例如清代官員曾紀澤在奏疏中提到通過書信與總理衙門溝通人員調配問題,孫中山也曾用該詞描述通過書信協調軍事事務。

  2. 結構與用法

    • 函:本義為“匣子”或“封套”,引申為“信件”。
    • 商:指讨論、計劃,常見于“商量”“商榷”等詞。
      組合後強調以書面形式溝通,常見于曆史文獻或正式文書中。
  3. 曆史引證與現代場景
    該詞在清代及民國時期使用較多,如官方文書、外交信函等。現代語境下,隨着電子通訊普及,其使用頻率降低,但仍可能出現在需要書面留痕的正式協商中,如法律、商務合同等場景。

  4. 相關擴展

    • 近義詞:函詢、函告(側重單向溝通)。
    • 反義詞:面談、口述(直接交流形式)。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曆史案例或詞語演變,可參考清代奏疏或近代文獻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闆平抱痛便索别扭藏怒宿怨殘刻長安少年長顧朝典寵爵黜黑畜仁抵鵲獨斷專行耳擇豐豓斧子功一美二犷語孤老院鴻祚後腦海誨化薦牍蛟韅浄襪京相就地裡鞙絲慷惋喇嘴臨産理屈詞窮邏打荦荦确确渌醑緑珠井矛骹鳴謙恧恧皮笠晴暈棄妻颀偉缺如日家鋭鋒散徙沙鸨審判事分師公戲師號霜梅讨殺涕淚交垂頭先稌黍現場謝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