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耳擇的意思、耳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耳擇的解釋

用耳選擇所聞。意謂非禮勿聽。 漢 揚雄 《法言·修身》:“聖人耳不順乎非,口不肄乎善,賢者耳擇、口擇;衆人無擇焉。” 李軌 注:“耳擇所聽,口擇所言。” 汪榮寶 義疏:“非禮勿聽,是耳擇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耳擇”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細微差異,主要分為以下兩種解釋:

1.現代常用含義(選擇性聽取)

指個體傾向于選擇聽取符合自己喜好的言論,而排斥其他觀點。該用法常用于描述固執己見、不願接受他人意見的行為,帶有一定貶義。
來源: 中将其定義為“選擇聽取自己喜歡的言論,而不接受其他觀點”,強調主觀選擇性。

2.古代文獻中的含義(合乎禮儀的選擇)

源自漢代揚雄《法言·修身》的記載:“賢者耳擇、口擇”,指通過耳朵篩選所聽内容,強調“非禮勿聽”的道德準則。李軌注疏中提到“耳擇所聽,口擇所言”,汪榮寶進一步解釋為儒家禮儀規範下的自我約束行為。
核心思想:與儒家修身觀念相關,主張主動過濾不符合禮法的信息,體現道德自律。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文獻原文,可參考《法言·修身》及相關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二

耳擇的意思

“耳擇”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于形容某人的言聽計從、聽從指揮的态度。它表示一個人對于他人的建議、意見等,能夠即使難以接受也能夠毫不猶豫地采納。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康熙字典》的編排方法,耳的部首是耳,拼音為"ěr",總筆畫數為6;擇的部首是手,拼音為"zhái",總筆畫數為11。

來源和繁體

《耳擇》的字形和意義都來源于傳統的漢字書法和經典文獻。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耳擇」。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曆史文獻的記載,古代對于耳擇的寫法有一定的變化。例如在《說文解字》中,它的寫法是「耳則」。

例句

1. 他對老師的指導總是耳擇其言,迅速付諸實踐。

2. 老闆的建議雖然讓我有些困擾,但我還是耳擇他的意見,因為他的經驗豐富。

組詞

組詞方面,可以根據詞義進行組合。例如:

1. 耳聞目見

2. 耳熟能詳

3. 耳濡目染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追求(表示追求某人的指導或意見)

反義詞:獨斷獨行(表示不聽從他人建議,隻按自己的意願行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