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态度生硬。 魏巍 《東方》第四部第七章:“大媽笑起來,‘你不是有困難嘛!’ 瞎老齊 又把脖子一扭,楞倔倔地說:‘自個兒克服!’”
“楞倔倔”是一個漢語方言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詞義
形容态度生硬、固執,帶有不妥協或僵硬的意味。通常用于描述人說話或行為時表現出的強硬、不圓融的狀态。
2. 發音與結構
3. 典型用法
常見于口語或文學作品中,例如魏巍《東方》中的例句:
“瞎老齊又把脖子一扭,楞倔倔地說:‘自個兒克服!’”
此例生動展現了人物倔強、不願接受幫助的性格。
4. 相關說明
如需更詳細來源,可參考漢典或文學作品《東方》的原文。
《楞倔倔》一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固執己見、不願意聽從他人勸告、固守自己的想法和立場。它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像木頭一樣堅硬、不易彎曲的性格特征。
《楞倔倔》的拆分部首是木字旁,表示與木相關的含義;它的兩個字都是六筆字。
《楞倔倔》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民間口語。在現代漢字中,繁體字中“楞”字的寫法是「棱」,而“倔”字的寫法是「厥」。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些不同于現代的簡化字。《楞倔倔》中“楞”字的古時候寫法是「棱」,它是由木字旁和令字雙喜旁組成;而“倔”字的古時候寫法是「厥」,由倒立的「自」字旁和「夂」字旁組成。
1. 他對自己的觀點非常楞倔倔,無論誰都無法改變他的想法。
2. 她的孩子非常楞倔倔,從小就有着自己的主見。
固執、倔強、堅持、執拗
固執、倔強、執拗
靈活、柔軟、順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