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 隱士 榮啟期 的省稱。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於是遯世之士, 榮期 、 綺季 之疇,乃相與登飛梁,越幽壑。” 唐 吳筠 《高士詠·榮啟期》:“ 榮期 信知止,帶索無所求。”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錄·古人姓名割裂》:“ 漢 魏 以降,文尚駢儷,詩嚴聲病,所引用古人姓名,任意割省,當時不以為非,如 皇甫謐 《釋勸》,‘ 榮期 以三樂感 尼父 ’, 庾信 詩‘唯有 丘明 恥,無復 榮期 樂’……謂 榮啟期 也。”
“榮期”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基本釋義
該詞是春秋時期隱士“榮啟期”的簡稱。榮啟期以安貧樂道著稱,《列子》記載他雖衣不蔽體,仍能自得其樂,被視作知足常樂的典範。
文學引用
三國嵇康《琴賦》中“榮期、绮季之疇”,唐代吳筠《高士詠》中“榮期信知止,帶索無所求”,均以榮期代指隱逸高士形象,體現古代文人對隱士精神的推崇。
詞義演變争議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榮耀時期”,這可能是對字面拆分産生的誤解。但根據古籍文獻及權威辭書,其核心含義仍指向曆史人物榮啟期。
文化意象
作為隱士符號,榮期常與"知足""超脫"等概念關聯,清代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還特别指出古人詩文存在割裂人名的現象,側面印證該簡稱的普遍性。
建議在古籍閱讀或學術研究中優先采用“榮啟期簡稱”的傳統釋義,若遇現代引申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榮期》是一個詩文中常用的詞彙,它的意思是一段光輝燦爛的時期,或者指某個人在人生中取得輝煌成就的階段。
《榮期》的拆分部首是草字頭部首,并且它的拼音是rǒng,共有12個筆畫。
《榮期》這個詞最早出現于《木蘭詩·桃李春風一杯酒》中,詩中有一句“榮時期”,後來擴展為《榮期》。
《榮期》這個詞的繁體字為「榮期」。
《榮期》古時的漢字寫法沒有發生太大變化,仍然是「榮期」,隻是字形可能有些許差異。
1. 他大學時代是他人生中最輝煌的《榮期》。
2. 這是一個值得回味的《榮期》,我們應該好好珍惜。
1. 榮期輝煌
2. 榮期降臨
3. 榮期告别
1. 輝煌時期
2. 光輝歲月
3. 錦繡年華
1. 衰退時期
2. 黯淡時刻
3. 沉寂歲月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