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态度生硬。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七章:“大妈笑起来,‘你不是有困难嘛!’ 瞎老齐 又把脖子一扭,楞倔倔地说:‘自个儿克服!’”
"楞倔倔"是一个汉语方言词汇,主要用于形容人的神态或性格特征,具有鲜明的口语色彩。以下是基于汉语词典及方言研究的详细解释:
倔强固执的神态
形容人表情僵硬、态度生硬,透露出固执、不妥协的意味。例如:"他楞倔倔地站在那儿,谁劝也不听。"
来源:《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李荣主编)
性格执拗不驯服
指人性格倔强、不听劝导,行为上表现出不配合或对抗性。
来源:《汉语方言大词典》(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
整体构成"AXX"式形容词结构,常见于北方方言(如河北、山东等地),带有贬义或中性偏贬色彩。
"他楞倔倔地扭过头,一句话也不说。"(表现抗拒姿态)
"这人楞倔倔的,认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强调顽固性)
《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综合卷),李荣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ISBN:978-7-5343-5079-7
收录方言词条"楞倔倔",释义为"形容人倔强固执的样子"。
《汉语方言大词典》,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中华书局,1999年。
ISBN:978-7-101-02154-4
标注该词属冀鲁官话区,例句:"他脾气楞倔倔的,不好说话。"
注:因方言词汇的学术文献通常以纸质词典为主,以上来源为权威工具书,未提供网络链接。如需进一步查证,可参考中国知网(CNKI)相关方言学研究论文。
“楞倔倔”是一个汉语方言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词义
形容态度生硬、固执,带有不妥协或僵硬的意味。通常用于描述人说话或行为时表现出的强硬、不圆融的状态。
2. 发音与结构
3. 典型用法
常见于口语或文学作品中,例如魏巍《东方》中的例句:
“瞎老齐又把脖子一扭,楞倔倔地说:‘自个儿克服!’”
此例生动展现了人物倔强、不愿接受帮助的性格。
4. 相关说明
如需更详细来源,可参考汉典或文学作品《东方》的原文。
比作博学洽闻不好惹乘势使气揣切楚才此事体大催命符促龄丹耦电绕璇枢断绠二十八宿房产反寇风止干遮閤正缑氏山辊辗海上钓鳌客黄霾华言交臂相失剿戮结社紧身衣惧选勒令立槁黧面溜溜柳陌龙趋鸾衡緑衫眉目不清灭泯敏思民所潜蓄穹谷麴监人区乳臭小儿三统历上上设服世务手罩霜烟四维索约天不绝人忳挚往蹇五官五章闲宁夏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