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描繪夢中所見者的形貌。《國語·楚語上》:“如是而又使以象夢,求四方之賢聖。” 韋昭 注:“思賢而夢見之,識其容狀,故作其象而使求之。”
“象夢”是一個源自古代文獻的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解析:
“象夢”指描繪夢中所見者的形貌,即通過語言或圖像将夢境内容具象化。該詞最早見于《國語·楚語上》:“如是而又使以象夢,求四方之賢聖。” 韋昭注解為:“思賢而夢見之,識其容狀,故作其象而使求之。”說明古人認為通過描繪夢中賢者的形象,可依此尋訪現實中的賢才。
需注意“象夢”與“直夢”(直接反映現實的夢)不同,前者強調對夢境的描繪與象征性表達,後者則指夢境内容直接對應現實事件(參考民間說法,但未見于權威文獻)。
現代語境中,“象夢”可引申為對抽象感受或虛幻場景的具象化描述,例如用藝術、文字等形式表現夢境中的意象。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詩句背景,可參考《國語》原文或相關詩詞解析。
《象夢》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指的是一種虛幻、不真實的夢境或幻象。人們常常用這個詞來描述一種令人迷惑、難以理解的夢境,或者形容一種虛妄、荒誕的幻覺。
《象夢》這個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的“象”字的部首是“豕”,它的筆畫數為7;“夢”字的部首是“木”,它的筆畫數為11。
《象夢》這個詞的源自《莊子·逍遙遊》中的一句話:“連篇累牍皆為《象夢》。”在這句話中,“象夢”被用來表示莊子對于現實世界的看法,認為人們所追求的事物都不過是一場虛幻的夢境。
在繁體字中,象夢的寫法為「像夢」,其意義和用法與簡體字并無區别。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有時候“象”也被寫作“像”或者“象”,而“夢”也有時候被寫為“夢”。
1. 他整夜做了一個奇異的象夢,一覺醒來仍然感到困惑。
2. 這個地方充滿了詭異的象夢,讓人難以分辨真假。
3. 她經曆了一段痛苦的婚姻,現在回想起來仿佛隻是一場荒誕的象夢。
組詞: 夢幻、夢境、虛幻、幻象、幻覺
近義詞: 虛妄、荒誕、離奇、離譜
反義詞: 真實、現實、實在、真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