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維摩丈室的意思、維摩丈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維摩丈室的解釋

佛教語。 維摩诘 居士的方丈室。室雖隻有一丈見方,其所包容極廣。《維摩經·文殊師利問疾品》載:長者 維摩诘 現神通力,即時彼佛遣三萬二千師子坐,高廣嚴淨,來人 維摩诘 室,其室廣博,包容無所妨礙。 宋 張元幹 《西江月·和蘇庭藻》詞:“ 維摩 丈室久空空,不與散花同夢。” 清 趙翼 《遊獅子林題壁》詩:“ 維摩 丈室走終日, 長房 縮地稱仙術。”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三》:“或是 維摩 丈室,偶留天女散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維摩丈室是中國佛教文化中的重要典故,出自《維摩诘所說經》。其核心含義指維摩诘居士居住的一丈見方禅室,雖空間狹小卻能容納無量大衆與佛菩薩,象征"須彌納芥子"的佛法境界。該詞現多用于形容狹小空間蘊含廣闊精神境界,或代指文人雅士的簡樸居所。

從漢語構成分析,"維摩"是梵語音譯詞Vimalakīrti的簡稱,意為"淨名";"丈室"為漢語詞彙,指一丈見方的房間。二者組合後形成具有宗教哲學内涵的固定表達。該典故最早見于鸠摩羅什翻譯的《維摩诘經·不思議品》,記載文殊師利率衆菩薩、弟子赴維摩丈室問疾,展現"三萬二千師子座"納于一室的奇迹。

在佛教義理層面,丈室空間特性體現大乘佛教"空有不二"思想。唐代澄觀《華嚴經疏》闡釋:"室狹而廣容,顯事事無礙法界",強調物質空間與精神境界的辯證關系。這種思想深刻影響了中國園林藝術中"小中見大"的造園理念,如蘇州網師園"殿春簃"便以"維摩丈室"為營造意境。

該典故在文學創作中形成特定意象,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黃金散盡交不成,維摩丈室方獨處",即以丈室喻文人清高自守。宋代《景德傳燈錄》記載多位禅師以"維摩丈室"作禅語機鋒,使其成為禅宗公案的重要話頭。

現代漢語使用中,"維摩丈室"多出現于宗教哲學論著和文化評論領域。《漢語大詞典》《佛學大辭典》均收錄該詞條,釋文引證曆代佛教典籍。北京大學《儒藏》工程數據庫收錄相關文獻37處,印證其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持久影響力。

網絡擴展解釋

“維摩丈室”是一個源自佛教經典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含義
    指佛教居士維摩诘(梵語Vimalakīrti)的居所。據《維摩經·文殊師利問疾品》記載,維摩诘的方丈室雖僅一丈見方,卻能通過神通容納三萬二千師子座,象征「小空間包容大境界」的佛理。

  2. 文化典故
    唐代王玄策出使印度時,曾實地測量維摩诘故居,發現其面積僅十笏(約一丈見方),由此衍生出佛教寺院住持居所稱「方丈」的典故。

  3. 引申意義
    在文學作品中,該詞常被用來比喻:

  1. 現代用法
    部分詞典将其引申為「形容人心思難以捉摸」,此釋義多見于現代語境,可能與原典中「看似狹小實藏玄機」的特性相關。

附:詞源補充
「維摩」為梵語音譯,意譯「淨名」;「丈室」即一丈見方之室,後成為佛教寺院住持代稱。該詞體現了漢傳佛教「納須彌于芥子」的空間哲學觀。

别人正在浏覽...

報命表識避李嫌瓜采任慚怖蟲虎籌回窗口丹曲道消鵰翎二賴子二十二史風體風硯臯落構橑赫斯之威弘肆轟天皇天子毀龀簡料捷譏蠲化卷雲拘攣補衲開洋考貢瞘瞜靈柩魯連箭妙儀靡膴能子尼龍鉗鏁前緣棄人泣涕凄艶取攝擾劫日以為常沙船善法堂攝問世業碩生遂僞同倫徒甲罔既蝦目相捽鹹水顯揚細底諧款鞋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