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夔襄的意思、夔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夔襄的解釋

夔 與 師襄 的并稱。 夔 , 舜 時樂官; 師襄 , 春秋 魯 樂官。 漢 馬融 《長笛賦》:“ 夔 襄 比律, 子野 協呂。”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 離子 督墨, 匠石 奮斤, 夔 襄 薦法, 般 倕 騁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夔襄”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漢語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以下是綜合不同來源的詳細分析:

一、基本含義

  1. 曆史人物并稱
    “夔襄”指舜帝時期的樂官夔與春秋時期魯國樂官師襄的合稱。夔以制定禮樂聞名,師襄則是孔子學琴的老師,兩人均以音樂造詣著稱。例如漢代馬融《長笛賦》提到“夔襄比律”,三國嵇康《琴賦》亦引用此典。

  2. 引申為奉獻精神
    在《詩經·大雅·夔》中,“夔襄”被引申為忠誠奉公、無私奉獻的象征,特指官員為國為民的品德。


二、字義分解


三、應用領域

  1. 文學典故
    多用于形容音樂造詣或禮樂制度,如“夔襄薦法,般倕騁神”(嵇康《琴賦》)。
  2. 品德象征
    現代語境中可借喻恪盡職守、大公無私的精神。

若需進一步考證文獻用例,可參考《長笛賦》《琴賦》等典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是夔襄

夔襄是一個古代漢字,它通常用作名詞,表示忠勇的意思。在古代中國,夔襄常用來形容一個人有着強烈的忠誠和勇敢的品質。

拆分部首和筆畫

夔襄的字形結構包括了兩個部首,即“夂”和“侀”,它們分别位于漢字的上部和下部。整個字共有17個筆畫。

來源

夔襄最初出現在《易經》一書中,并在後來的一些文獻和古代詩歌中被廣泛使用。它常用來形容武将和忠誠的官員。

繁體

夔襄的繁體字形為「夔襄」。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夔襄的書寫形式可能有所不同。然而,具體的寫法并沒有留下明确的記錄,因此我們無法确定其古代的漢字寫法。

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夔襄的例句: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夔襄可以作為一個部分組詞的組成部分,例如:"夔襄之士"(形容忠勇的人)。

夔襄的近義詞包括:忠誠、勇敢。

夔襄的反義詞包括:背叛、懦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