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洞天的意思、十大洞天的詳細解釋
十大洞天的解釋
道教謂神仙居住的十處名山勝地。即 王屋山洞 、 委羽山洞 、 西城山洞 、 西玄山洞 、 青城山洞 、 赤城山洞 、 羅浮山洞 、 句曲山洞 、 林屋山洞 、 括蒼山洞 。《雲笈七籤》卷二七:“太上曰十大洞天者,處大地名山之間,是上天遣群仙統治之所。”
詞語分解
- 十的解釋 十 í 數名,九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拾”代)。 表示多、久:十室九空。 表示達到頂點:十足。十成。 筆畫數:; 部首:十; 筆順編號:
- 洞天的解釋 道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意思是洞中别有天地,現在借指引人入勝的境地别有洞天洞天石扉,訇然中開。;;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别》詳細解釋.道教稱神仙的居處,意謂洞中别有天地。後常泛指風景勝地。 唐 陳
專業解析
十大洞天是道教文化中特有的地理概念體系,源自古代中國對自然山嶽的神聖化認知。據《雲笈七籤》卷二十七記載,洞天指貫通山腹、連接天地的神秘空間,象征“通天之境”,為神仙治所和修真者栖居之地。十大洞天按次序分布于中華名山之間,其名稱、方位及關聯典籍如下:
- 王屋山洞(號小有清虛天):位于河南濟源王屋山,被《真诰》稱為“天地設位之象”,是軒轅黃帝受丹訣之所。
- 委羽山洞(號大有空明天):浙江黃岩委羽山,葛洪《抱樸子》載“輕舉秘府,常有青光如晝”。
- 西城山洞(號太玄總真天):具體位置存疑,一說終南山,《天地宮府圖》稱“上真主宰,總領仙籍”。
- 西玄山洞(號三元極真天):《茅君内傳》記載其“三氣所凝,非羽客不得入”,關聯陝西華山支脈。
- 青城山洞(號寶仙九室天):四川青城山,《五嶽真形圖》詳述其“五嶽之丈人,黃帝所封”。
- 赤城山洞(號紫玉清平天):浙江天台赤城山,陶弘景《真靈位業圖》列為“丹霞福地”。
- 羅浮山洞(號朱明曜真天):廣東羅浮山,葛洪在此煉丹,《神仙傳》載“璇台珠閣,列于雲中”。
- 句曲山洞(號金壇華陽天):江蘇茅山,《茅山志》稱“秦漢以降,三茅真君治之”。
- 林屋山洞(號左神幽虛天):江蘇蘇州洞庭西山,《吳地記》載“禹藏真文之所,龍威丈人守之”。
- 括蒼山洞(號成德隱玄天):浙江括蒼山,《無上秘要》描述其“紫雲為蓋,青丘為城”。
該體系形成于魏晉南北朝時期,融合了道教宇宙觀、神仙信仰與風水理論,唐代司馬承祯《天地宮府圖》系統整理後成為道教地理學核心範式。其命名規律多取“五行”“三清”等哲學概念與地貌特征結合,如“清虛”“曜真”等詞皆體現道教對自然能量的崇拜。
網絡擴展解釋
“十大洞天”是道教信仰中神仙居住的十處名山勝地,屬于道教洞天福地體系的核心部分,與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共同構成地上仙境的主體。以下是具體解釋及十大洞天的詳細信息:
一、概念與背景
十大洞天源于道教宇宙觀,指山中有洞室通達上天、貫通諸山的特殊空間。它們被視為上天遣群仙統治之所,是道教徒修行的重要場所。洞天福地不僅是自然景觀,更承載着道教對宇宙層次和神聖空間的認知。
二、十大洞天列表
-
王屋山洞
- 别稱:小有清虛之天
- 地理位置:河南濟源王屋山
- 曆史地位:道教第一洞天,傳為黃帝祈天處,唐代道教興盛地。
-
委羽山洞
- 别稱:大有空明之天
- 地理位置:浙江台州黃岩區委羽山
- 特點:傳周代劉奉林在此飛升,元代記載其洞通東海。
-
西城山洞
- 别稱:太元總真之天
- 地理位置:陝西紫柏山(一說終南山)
- 關聯人物:張良歸隱地,隋唐四大名山之一。
-
西玄山洞
- 别稱:三元極真之天
- 地理位置:古歙南覆船山(一說皖浙交界昱嶺關)
- 特點:道教第四洞天,具體位置存争議。
-
青城山洞
- 别稱:寶仙九室之天
- 地理位置:四川都江堰青城山
- 曆史意義:道教發祥地之一,張道陵曾在此傳道。
-
赤城山洞
- 别稱:紫玉清平之天
- 地理位置:浙江天台赤城山
- 人物關聯:葛玄祖師修道處。
-
羅浮山洞
- 别稱:朱明曜真之天
- 地理位置:廣東增城、博羅交界羅浮山
- 地位:嶺南第一山,道教第七洞天。
-
句曲山洞
- 别稱:金壇華陽之天
- 地理位置:江蘇句容茅山
- 特色:三茅真君修煉地,兼為道教第一福地。
-
林屋山洞
- 别稱:左神幽虛之天
- 地理位置:江蘇蘇州太湖林屋洞
- 傳說:傳有龍居,又稱“龍洞”。
-
括蒼山洞
- 别稱:成德隱玄之天
- 地理位置:浙江仙居、臨海交界括蒼山
- 記載:道教第十洞天,自然景觀險峻。
三、其他說明
- 洞天的功能:除修行外,部分洞天被視為避世之地,如西玄山洞“非人迹所及”()。
- 與五嶽的關系:五嶽被納入洞天體系,如泰山為第二洞天蓬玄洞天()。
- 文化影響:曆代道士在洞天建宮觀,形成獨特的人文景觀,如青城山、茅山的宮觀群()。
四、補充注意
需注意,部分文獻(如)将“十大洞天”誤釋為黃山、廬山等名山,實為混淆了道教概念與世俗名山。正統道教洞天體系應以《雲笈七籤》《天地宮府圖》等經典記載為準。完整信息可參考《雲笈七籤》或道教地理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變咎鞞藍風策驽砺鈍趁趕晨光侈聲床榻摧心單比儋耳大慶油田啑啑斷場二铢錢飛來剪鳳咮賦政甘橘根生公幄供須垢汙館置閨戒弘貸華爾街畫烏亭溷厠減法艽野嫁子記得救患俊骨浚渫舉債兩抵缭曲廟穴明盤排镩瞟閃情商散段喪權辱國三年碧蛇蜴拭抹水瓶私廟澌澌損氣讨要苕水鐵算子停轺土蝼遐壽席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