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教謂神仙居住的十處名山勝地。即 王屋山洞 、 委羽山洞 、 西城山洞 、 西玄山洞 、 青城山洞 、 赤城山洞 、 羅浮山洞 、 句曲山洞 、 林屋山洞 、 括蒼山洞 。《雲笈七籤》卷二七:“太上曰十大洞天者,處大地名山之間,是上天遣群仙統治之所。”
“十大洞天”是道教信仰中神仙居住的十處名山勝地,屬于道教洞天福地體系的核心部分,與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共同構成地上仙境的主體。以下是具體解釋及十大洞天的詳細信息:
十大洞天源于道教宇宙觀,指山中有洞室通達上天、貫通諸山的特殊空間。它們被視為上天遣群仙統治之所,是道教徒修行的重要場所。洞天福地不僅是自然景觀,更承載着道教對宇宙層次和神聖空間的認知。
王屋山洞
委羽山洞
西城山洞
西玄山洞
青城山洞
赤城山洞
羅浮山洞
句曲山洞
林屋山洞
括蒼山洞
需注意,部分文獻(如)将“十大洞天”誤釋為黃山、廬山等名山,實為混淆了道教概念與世俗名山。正統道教洞天體系應以《雲笈七籤》《天地宮府圖》等經典記載為準。完整信息可參考《雲笈七籤》或道教地理典籍。
《十大洞天》是指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十個著名山水勝地,被譽為洞天福地,擁有許多自然景觀、名勝古迹和寺廟道觀等。這些地方通常以其獨特的山水風景、曆史文化遺迹和靈修修行場所而聞名。
《十大洞天》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十(十個)、大(大的)、洞(山洞)、天(天堂、聖地)。洞天即指山洞所在的神奇天地,也可指由山洞所引申出的福地。
這個詞的來源可追溯到古代神話傳說,認為洞天是神仙所居住的地方,是天地交接的地方,以修煉并達到長生不老為目标。清代以後,《十大洞天》成為了一個固定的詞彙,用來描述中國最著名的山水勝地。
《十大洞天》的繁體字為「十大洞天」。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但大緻保持相同的意義。例如:“洞”在古代常常寫作「穴」;“天”在古代常常寫作「幹」或「士」等。
1. 我們計劃明年暑假去遊覽中國的《十大洞天》。
2. 他經過多年修行,終于找到了一處隱居的《十大洞天》。
與《十大洞天》相關的組詞:洞天福地、名山大川、勝地名勝、自然景觀。
與《十大洞天》近義詞:天堂、仙境、神山。
與《十大洞天》反義詞:人間、凡塵、黑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