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管民戶、祠祀、農桑等的官署。 後漢 、 三國 魏 以下有戶曹掾。 北齊 與功曹同為參軍。 隋 有戶曹參軍。 唐 諸府稱戶曹。在州曰司戶。戶曹掌管籍賬、婚姻、田宅、雜徭、道路等事。《後漢書·百官志一》:“戶曹主民戶、祠祀、農桑。” 宋 高承 《事物紀原·撫字長民·戶曹》:“ 漢 公府有戶曹掾,主民戶祀農桑,州郡為史, 北齊 與功倉曹同為參軍, 唐 諸府曰戶曹,餘州曰司戶。”又 清 代戶部司員亦稱戶曹。參閱《文獻通考·職官十七》。
“戶曹”是中國古代官職名稱,主要職能涉及戶籍、賦稅、農桑等民政事務。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戶曹是古代官署名稱,負責管理民戶登記、賦稅征收、農桑生産及祠祀活動。其核心職能包括戶籍統計、田宅分配、婚姻登記、徭役管理等。
唐代白居易詩中多次提及戶曹,如《初除戶曹》中“诏授戶曹掾,捧認感君恩”,反映其官職的社會地位。
如需更完整的曆代職官演變細節,可參考《文獻通考·職官十七》等典籍。
《戶曹》是一個古漢語詞彙,表示的是古代官署中負責戶籍管理和財務事務的部門。
《戶曹》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分:“戶”和“曹”。其中,“戶”是指“戶籍”、“家庭”等意思,它的部首是“戶”,總計5畫;“曹”是指“官署”、“部門”的意思,它的部首是“曰”,總計6畫。
《戶曹》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官制中。在古代,戶籍是國家管理和統計人口的重要事務,每個家庭都需要在戶籍部門登記,以便掌握人口情況和向家庭征收稅收。因此,“戶曹”成為了表示負責戶籍管理的具體官僚部門的名稱。
繁體字中,“戶曹”分别寫作“戶廌”。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古代的《康熙字典》,《戶》的古字形是像一個房屋門檻,并帶有房屋屋頂的形狀,象征着家庭;《曹》的古字形是兩個人頭并排,象征着一個共同的集體。
1. 這個家庭的戶籍問題需要向戶曹報備。
2. 按照戶曹的登記記錄,這個城鎮的人口數量有所增加。
組詞:戶籍、戶口、戶主
近義詞:戶部、戶籍部
反義詞:府、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