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波溢的意思、波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波溢的解釋

液體滿而外溢。《淮南子·俶真訓》:“今夫冶工之鑄器,金踴躍於鑪中,必有波溢而播棄者。”《韓詩外傳》卷五:“天之不迅風疾雨也,海不波溢也,三年於茲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波溢是漢語中一個相對專業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水體因波動或滿溢而向外擴散、漫出的現象。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及專業文獻,具體釋義如下:


一、基礎釋義

波溢(bō yì)

釋義:指波浪翻滾導緻液體越過容器或邊界向外漫延,或特指洪水、潮汐等因劇烈波動引發的泛濫現象。

詞性:動詞。

構成:由“波”(波浪、波動)與“溢”(滿溢、溢出)組合而成,強調動态的漫溢過程。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98頁。


二、專業領域釋義

在水利與災害管理語境中,“波溢”進一步指因自然力(如風暴潮、暴雨)導緻水體劇烈波動,突破堤防或容蓄極限的災害性溢流。

示例:

“台風引發的海面波溢,緻使沿海低窪地區被淹沒。”

來源:《中國水利百科全書》(第二版)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6年,卷4,第210頁。


三、相關概念辨析

  1. 與“泛濫”的區别:

    “泛濫”泛指水流不受控的擴散,而“波溢”更強調波動能量驅動的溢出,如水浪沖擊堤岸後漫過頂部的過程。

  2. 與“溢流”的關聯:

    在工程學中,“溢流”指液體從設計通道(如溢洪道)排出,屬可控現象;“波溢”則多指非計劃性、破壞性的漫溢。


四、實際應用案例

2020年長江流域洪災中,部分支流因連續暴雨導緻水位急劇上升,波浪反複沖擊堤壩,最終引發波溢險情,淹沒周邊農田。

來源:水利部《2020年中國水旱災害公報》,第34頁。


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5.
  2. 《中國水利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 《中國水利百科全書》(第二版).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06.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2020年中國水旱災害公報》.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21.

網絡擴展解釋

“波溢”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bō yì,其核心含義指液體滿而外溢。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該詞由“波”和“溢”組合而成:“波”指水面的起伏或液體的振動,“溢”意為滿而流出。合起來形容液體因過滿而向外流動的狀态,如容器中的水因過滿而溢出,或江河因水量過大而泛濫。

  2. 文獻出處
    該詞在古代典籍中已有使用,例如:

    • 《淮南子·俶真訓》提到冶煉時金屬熔液沸騰外溢的現象:“金踴躍于鑪中,必有波溢而播棄者”。
    • 《韓詩外傳》卷五描述自然現象時寫道:“海不波溢也,三年于茲矣”。
  3. 文學用例
    在詩詞中,“波溢”常被用于描繪自然景象,例如:

    • 唐代賈島《鄭尚書新開涪江二首》:“梓匠防波溢,蓬仙畏水幹”;
    • 宋代陸遊詩中“綠波溢橫堤”一句,生動展現了水滿堤岸的畫面。
  4. 近義詞與關聯詞
    與“波溢”意義相近的詞彙包括漫溢、泛濫、盈溢 等,均強調液體超出容器的狀态。

總結來看,“波溢”既可用于描述物理現象(如液體溢出),也可在文學中比喻事物過度充盈的狀态。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淮南子》《韓詩外傳》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拜師巴峽貝甯王國卑約避名彩絲系虎材資柴草叉牙遲疑不定充衍川堂初戀摧弦打洞登善遞呈都門沌沌渾渾挂屏橫求何止闳巨懷向葫蘆韻競骛矜忌金絲熏鞠按窭叟克易肋脦連一不二亂羣鹿辂邏哨綠草年壽锵金铿玉塹坎清率瓊版遒直篩酒殊鄉訟書松珠損短台鬥田澤提爐徒爾退身挖牆腳委信文石無所措手足仙曹枭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