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帶丑的意思、袍帶丑的詳細解釋
袍帶丑的解釋
傳統戲曲腳色行當。指穿蟒袍官服的丑角。京劇文丑的一種。扮演正反面角色的文武官員,大都說京白,也有說韻白的。一般講究口齒伶俐,念白清脆。如《昭君出塞》中的 王龍 、《斬黃袍》中的 韓龍 等。
詞語分解
- 袍的解釋 袍 á 中式長衣:袍子。長袍。旗袍。棉袍。皮袍。同袍(舊時軍人相稱)。袍澤(“袍”和“澤”均為古代衣服,後以此稱軍隊中的同事,如“袍袍之誼”、“袍袍故舊”)。 衣服的前襟:“反袂拭面,涕沾袍”。 筆
專業解析
"袍帶丑"是中國傳統戲曲(尤其是京劇)中"丑"行當的一個重要分支,特指扮演有一定官職或社會地位、身着官袍玉帶(如蟒袍、官衣等)的滑稽或反面角色。
詳細解釋:
-
身份特征:
- "袍帶": 指角色的服飾特征,即身穿官服(如蟒袍、官衣)、腰系玉帶。這表明角色通常擁有官職或顯赫的社會地位,如昏官、貪官、奸臣、土豪劣紳、迂腐的文人學士等。
- "丑": 指角色的行當歸屬。丑行是戲曲中負責插科打诨、制造笑料或扮演滑稽、狡詐、愚蠢人物的行當。
-
表演特點:
- 念白為主: 袍帶丑的表演以念白(道白)見長,講究口齒清晰、抑揚頓挫,常常運用幽默、諷刺、誇張的語言來刻畫人物性格或揭露其丑惡本質。
- 動作講究: 雖然也帶有丑行的滑稽特點,但由于身份限制(身着官服),其動作相對"方巾丑"或"茶衣丑"要收斂、穩重一些,更注重官派氣度(即使是虛僞或可笑的官派)和身段工架。其滑稽感更多通過面部表情、念白語氣和微妙的形體動作來體現。
- 角色性質: 袍帶丑扮演的角色多為反面人物或帶有明顯缺點的喜劇人物。他們可能昏聩無能、貪贓枉法、外強中幹、裝腔作勢,或者迂腐可笑。演員通過誇張的表演手法對其進行諷刺和批判。
- 藝術效果: 袍帶丑通過讓地位尊貴的人物出丑、露怯、自相矛盾,制造強烈的喜劇反差和諷刺效果,是戲曲中揭露社會黑暗、諷刺官場腐敗的重要藝術手段。
"袍帶丑"專指戲曲舞台上那些身着官服、有一定社會地位,但性格或行為上存在缺陷(如昏庸、貪婪、虛僞、迂腐)的滑稽或反面角色。其表演融合了丑行的喜劇特色與官生行當的儀态要求,以念白和細膩的表演刻畫人物,達到諷刺和娛樂的雙重目的。
引用參考:
- 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中國戲曲曲藝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1. (該詞典在"丑"、"袍帶丑"等條目下有詳細定義和解釋,是研究戲曲行當的權威工具書。)
- 北京市藝術研究所, 上海藝術研究所.《中國京劇史》. 中國戲劇出版社, 1999. (相關章節對京劇行當體系,包括丑行及其分支如袍帶丑的形成、發展和表演特點有系統論述。)
- 吳同賓.《京劇知識手冊》. 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5. (書中"行當"部分對袍帶丑的角色範圍、表演特色有清晰介紹。)
網絡擴展解釋
“袍帶丑”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一、戲曲行當(主要含義)
在傳統戲曲中,“袍帶丑”是京劇文丑的一種分支,專指扮演穿蟒袍官服的丑角角色。其特點包括:
- 角色定位:多飾演文武官員,既有正面人物也有反面人物,例如《昭君出塞》中的王龍、《斬黃袍》中的韓龍。
- 表演特色:注重口齒清晰、念白清脆,常使用“京白”(北京方言)或“韻白”(戲曲腔調)。
- 服裝特征:身穿蟒袍或官服,通過服飾與滑稽表演形成反差,強化戲劇效果。
二、成語引申(次要含義,需謹慎參考)
個别非權威資料(如)将其解釋為成語,形容“外表光鮮、内心卑劣”的人,但此用法缺乏廣泛認可。建議以戲曲領域的專業釋義為主。
若您需要進一步了解京劇丑角的分類或具體劇目案例,可參考滬江詞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哀哀欲絕暗息鳌釣悲怅輩流并且撥火棍粲花之論草裡旛竿裧輤除息大坰之慚大尹貂纓斷生蠹魚發華反道芳音紛奢忿速否戾怫逆規行矩步含露黑經和旨弘敞華秩活字典匠骊機鑿類從靈字立限溟海閩劇木簡木客鳥鑷白乾達達千秋萬代青甯屈客任養入德燒埋深遯升阻比識别私史陶韋天朝田畝制度僮蒙退夥突磨違惰黠猾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