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枯幹的意思、枯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枯幹的解釋

(1) [withered]∶幹枯

枯幹的樹枝

(2) [haggard]∶枯槁

枯幹的面龐

詳細解釋

亦作“ 枯榦 ”。 1.枯老的樹幹。《梁書·侯景傳》:“大風一振,枯幹必摧。凝霜暫落,秋蔕自殞。” 唐 柳宗元 《零陵贈李卿元侍禦簡吳武陵》詩:“鍛羽集枯榦,低昂互鳴悲。”

(2).指拐杖。 元 郝經 《楷木杖笏行》:“崔嵬枯幹尚生意,千古堂堂 孟 韓 力。”

枯乾:1.枯竭;枯萎。 元 吳萊 《小園見園丁縛花》詩:“皮膚早蠍蝕,骨髓愳枯乾。” 老舍 《駱駝祥子》四:“河岸北的麥子已吐了芒,矮小枯幹,葉上落了一層灰土。”

(2).指枯死之人或物。 明 劉基 《題林以仁平反詩卷》詩:“抗詞動鬼神,潤澤生枯乾。”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枯幹"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枯"和"幹"兩個語素組成,核心含義是指因失去水分或生命力而變得幹癟、萎縮、沒有生機的狀态。以下是其詳細解釋,參考權威漢語詞典和語言學資料:

  1. 基本釋義(字面義與引申義):

    • 失去水分而幹燥: 指物體(尤其是原本含有水分的植物、木材、河道等)因水分蒸發或斷絕而變得幹燥、硬化。例如:枯幹的樹枝、枯幹的河床。
    • 失去生機而萎縮: 引申指生物(植物、動物,甚至比喻人或事物)因缺乏活力、養分或生命力而變得幹癟、瘦弱、衰敗。例如:枯幹的手、枯幹的花朵、枯幹的心靈(比喻精神貧瘠)。
    • 貧瘠、不豐潤: 形容事物缺乏滋養、内容空洞或不夠豐滿潤澤。例如:枯幹的文筆、枯幹的土地。
    • 參考來源: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對“枯幹”的解釋包含“幹枯;失去水分”和“形容幹瘦”等義項。
      •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1994年。收錄“枯幹”詞條,釋義包含“枯槁,幹瘦”、“幹涸,幹枯”等。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6. (提供最常用、最規範的現代漢語釋義)
  2. 詞性特征:

    • 形容詞: 這是“枯幹”最主要的詞性,用于描述事物的狀态。如:“樹葉枯幹了。”
    • 動詞(較少用): 有時可用作動詞,表示“變得枯幹”的過程。如:“久旱無雨,池塘漸漸枯幹了。”但這種用法在現代漢語中不如形容詞用法普遍。
    • 參考來源:
      • 呂叔湘主編. 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M]. 北京:商務印書館, 1999. (分析漢語詞語的用法,包括詞性)
      • 北京大學中文系現代漢語教研室編. 現代漢語[M]. 北京:商務印書館, 1993/2012. (語言學教材,闡述詞語的語法功能)
  3. 用法與搭配:

    • 常用來形容具體的自然物:枯幹的樹葉/草木/河流/井/皮膚/嘴唇。
    • 也用于抽象或比喻:枯幹的想象力/情感/生活/文風(指缺乏生氣和感染力)。
    • 常與表示原因或狀态的詞語連用:因幹旱而枯幹、顯得枯幹、變得枯幹。
    • 參考來源:
      • 以上提到的《現代漢語詞典》和《漢語大詞典》在釋義時均提供了典型用例。
      • 語料庫(如國家語委現代漢語語料庫)中可查找到大量“枯幹”的實際使用語境和搭配。
  4. 近義詞辨析:

    • 幹枯: 與“枯幹”意義非常接近,常可互換使用。細微差别可能在于“幹枯”有時更側重“幹”(失去水分),“枯幹”可能更側重“枯”(失去生機),但區分不嚴格。
    • 枯萎: 特指植物因失去水分或病害而萎縮、凋謝,強調“萎”的過程和結果,通常不用于非生物(如河流)或抽象事物。
    • 枯槁: 多形容人因衰老、疾病或極度勞累而面容憔悴、身體瘦弱,也可形容草木幹枯。書面語色彩較濃。
    • 幹涸: 主要指(河道、池塘等)因無水而變幹,不用于植物或人。
    • 參考來源:
      • 張志毅, 張慶雲. 新華同義詞詞典(中型本)[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5. (專門辨析近義詞的工具書)
      • 劉叔新主編. 現代漢語同義詞詞典[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7/1993. (同義詞辨析權威著作)

“枯幹”是一個描述事物因失水或失活而呈現幹燥、萎縮、無生機狀态的形容詞。其核心在于“失去”水分或生命力,導緻物體或抽象事物變得幹癟、貧瘠。理解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其描述的是物理狀态(如樹枝枯幹)還是引申狀态(如文筆枯幹)。

網絡擴展解釋

“枯幹”是一個形容詞,主要描述事物因失去水分或生命力而呈現幹枯、萎縮的狀态。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1. 基本含義
    指植物、物體因缺水或自然衰敗而幹枯。例如:枯幹的樹枝、枯幹的菊花()。該詞也用于描述河流、井水等完全幹涸的狀态,如“門前的小溪枯幹多時”()。

  2. 引申用法

    • 形容面容憔悴:如“枯幹的面龐”指人因疾病、衰老或疲憊而顯得幹瘦無神()。
    • 文學比喻:在詩歌或散文中,可象征生命力的消退或理想的渴望。例如《在山的那一邊》中,“枯幹”暗喻對理想的執着追求()。
  3. 古籍與例句

    • 明代劉基詩句“潤澤生枯乾”中,“枯乾”指枯萎的植物()。
    • 宋代沈括《夢溪筆談》提到“八月禾未枯”,體現“枯”的本義()。
  4. 近義詞與辨析
    近義詞包括“幹枯”“枯槁”,但“枯幹”更強調完全失去水分或生機的狀态,如“枯幹的肉”()。

該詞既可用于具體事物(植物、水體),也可形容抽象狀态(面容、精神),需結合語境理解。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引用,可參考權威詞典或文學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哀急哀笳奧林匹克村罷敝柏實扳本八詠樓迸斷并贓拿賊不當家化化的布衣韋帶昌瑞廠衛昌翔抄沒超搖赤岸恥居人下除授大胥鬥米尺布對向風衢豐孰刮膜貴正過醆花式誨迪毀炎昏棄堅誠擊斷臨廁禮射流末蠪蟜攏總镂襜陸居祿馬賣逞前軍鉗口千裡寝衾身分證什面戍人肅疏窕名土強問肯文榭相望縣藜小隊小镏子小聘小偷小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