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昏棄的意思、昏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昏棄的解釋

蔑棄,棄絕。昏,通“ 泯 ”。《書·牧誓》:“今 商王受 惟婦言是用,昏棄厥肆祀弗答。” 王引之 《經義述聞·尚書上》:“昏,蔑也。讀曰泯。昏棄即泯棄也……﹝ 受 ﹞蔑棄其遺王父母弟不用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昏棄”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及解釋如下:

1.基本詞義

“昏棄”意為蔑棄、棄絕,其中“昏”通“泯”(意為“蔑”或“泯滅”),“棄”即抛棄、放棄。該詞常用于表達對某種責任、傳統或親緣關系的徹底背棄。

2.出處與引證

3.使用場景

4.字義分解

“昏棄”是一個帶有強烈貶義的文言詞彙,強調對重要事務或倫理的徹底背離,需結合具體文獻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探讨古籍用例,可參考《尚書》及清代訓诂著作。

網絡擴展解釋二

《昏棄》是什麼意思

《昏棄》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分别是“昏”和“棄”。它的意思是失去意識或清醒能力,處于不知所措或無助的狀态,被人遺棄或抛棄。

拆分部首和筆畫

《昏棄》中的“昏”字的拆分部首是日字旁和半包圍,它有九筆;而“棄”字的拆分部首是弓字頭,它有四筆。

來源及繁體

《昏棄》這個詞語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出現在《莊子·齊物論》一書中:“厚之薄之,其亡氣也若虛,其昏若明。”這句話中的“昏”字和“棄”字分别表示失去清醒和遺棄。

繁體字通常是指在簡體字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筆畫和部首的漢字形式。對于《昏棄》這個詞而言,沒有具體的繁體字形式,因為它通常保持簡體字的書寫形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形狀和書寫方式與現代有些不同。對于《昏棄》中的兩個字,雖然它們的基本形狀和現在相同,但是筆畫的書寫順序和一些細節可能不同。具體的古時候漢字寫法需要通過研究古代書法和文獻來了解。

例句

1. 他因為酒精中毒而昏棄在地。

2. 這個孩子被人們昏棄在街頭,無人問津。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
1. 昏迷:失去意識,無法清醒。
2. 抛棄:将某人或某物遺棄,不再關心或珍視。
3. 廢棄:不再使用或需要,被抛棄或廢掉。

近義詞:
1. 拋棄:遺棄,不再承擔責任。
2. 遺棄:抛棄,将某人或某物丢棄不管。

反義詞:
1. 清醒:頭腦正常,沒有昏迷或迷惑。
2. 珍視:重視,認為某人或某物寶貴并加以保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