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心神不甯貌。《楚辭·<七谏·謬谏>》:“心悇憛而煩冤兮,蹇超搖而無冀。” 王逸 注:“超搖,不安也。” 元 盧摯 《蟾宮曲·正月十四日嵇秋山生日》曲:“ 飛瓊 唱偏宜洞簫,似 麻姑 癢處能搔。有客超搖,一刻千金,最是燈宵。”
(2).遙遠貌;高遠貌。 唐 楊巨源 《别鶴詞送令狐校書之桂府》詩:“超搖間雲雨,迢遞各山川。”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超搖漢語 快速查詢。
根據現有漢語詞典資源檢索,"超搖"一詞未被《現代漢語詞典》《漢語大詞典》《辭海》等權威辭書收錄,其作為獨立詞條缺乏規範釋義。以下從語言學角度分析其可能的構成與使用情況:
「超」
本義為躍上、跳過(《說文解字》:"超,跳也"),引申為超越、超出範疇(如《現代漢語詞典》釋義:①越過;高出)。
來源:《漢語大字典》(第2版)中華書局,2010年。
「搖」
核心義為擺動、晃動(《說文解字》:"搖,動也"),如搖晃、動搖(《現代漢語詞典》釋義:①搖擺;使物體來回動)。
來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2005年。
組合推測
"超搖"屬非标準合成詞,可能為古漢語或方言中的臨時組合。
在《楚辭·九懷·昭世》存在異文争議:
原文:"志懷逝兮心懰栗,纡餘辔兮躊躇"
異文:部分版本作"超搖"(如明代《楚辭章句》刻本),但主流校勘認為系"慅慅"(憂愁貌)或"超遙"(遙遠貌)的訛寫。
來源:湯炳正《楚辭類稿》巴蜀書社,1988年,第214頁。
該詞未被規範漢語體系接納,不建議在正式文本中使用。若需表達類似概念,可選用:
依據:《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
"超搖"屬于未被詞典收錄的非常用組合,其語義需依賴具體文獻語境判斷。在缺乏權威釋義的情況下,建議優先使用現代漢語規範詞彙替代表達。
“超搖”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種含義:
心神不甯、不安貌
這一含義源自《楚辭·七谏·謬谏》中的“心悇憛而煩冤兮,蹇超搖而無冀”,王逸注解為“超搖,不安也”。元代盧摯在《蟾宮曲》中亦用此詞描述情緒,如“有客超搖,一刻千金,最是燈宵”。
遙遠、高遠貌
常見于古詩文中,如唐代楊巨源《别鶴詞送令狐校書之桂府》中的“超搖間雲雨,迢遞各山川”,用以形容空間或情感的遼遠。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引文及不同文獻的解讀。
敖慢寶旛包探本用表倡篦籬禀賜並智博富薄寒闡幽抉微純狐欑羅大舫骀宕鬥轉參橫龜祥孤鳥合應潢浔火洲見處減廪膠東大鼓加增寄名鎖金梁谲蕩攫擊開敏拷綢姱名六奇亂營露第門楔墨痕毆撻盤鼓青蒿毬杖去故納新日邁月征融會通浃埽軌商老石林時夏施澤思仙檀香梅挑散屯部橐笥蜿蜑文庫五六六七香火堂向口小來